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作诗无古今,唯造平淡难。


譬身有两目,瞭然瞻视端。


邵南有遗风,源流应未殚。

欲居江上山,试与问京岘。


尝观鲍家诗,心慕已不浅。


行当卜结庐,依农事清亩。

沧海遥连雉堞明,登临喜共幕宾清。


千山见日天犹夜,万国浮空水自平。


不分番夷营别岛,愿图方略至金城。

客行已无聊,况此忧虑集。


颓然念远役,未见勇可习。


虚庭觉气润,远视萤火湿。

汝水相逢今几年,只今同住海南偏。


月明本自无亏缺,山色何尝有变迁。


他日会逢昆弟语,一时惊散老狐禅。

屏迹苕溪少往还,时危尤觉故人欢。


相期腊尽屠苏酒,速享春来苜蓿盘。


雪夜剧谈金贼入,风江绝叹铁衣寒。

海外绿洋来万里,齐驱黎母鹧鸪斑。


肯分种种箧中富,不用公家金博山。

素馨茉莉及玫瑰,清馥浑同雪里梅。


六入不分初病起,眼前欠此共徘徊。

天上宝囊无尽藏,向来密赐被先王。


自怜门下老宾客,燕寝饱曾闻妙香。

拥炉书帙易尘灰,览古临窗独对梅。


未寤径须呼子慎,常奴何得比方回。


虚名到底将安用,能事从来不受催。

此公出世使人惊,道眼看来却未曾。


政尔雪峰千百众,澹然云水一孤僧。


不妨诗笔作佛事,已用茗瓯传祖灯。

缥缈炉烟上帝阍,朝来一洗旱如焚。


垄头无复成龟兆,水面初看起縠纹。


政使夏畦炊白玉,未妨秋稼割黄云。

寂尔对孤月,翛然余两翁。


乍惊天眼阔,恍睹色身空。


不饮从醒好,无言与悟同。

羲和整御升旸谷,赤云夹日如飞鹜。


晶光下射东方山,石卵含丹孕岩腹。


谁令巧匠凿山骨,截此赪坚一肪玉。

嘉客同游海上宫,高僧问道得从容。


乍惊暑退灵源洞,最爱庭开大顶峰。


杰阁初成切星斗,飞云时到绕杉松。

华藏千函得纵观,庄严聊使道场安。


巧遮斜日青松架,旋植新花红药栏。


弹指宝楼开处速,游心法界到时宽。

武备森严燕寝东,华堂高敞靓相通。


坐令戈甲韬藏地,尽在樽罍谈笑中。


案上屈盘香篆袅,庭前磊砢荔支红。

会府繁雄冠列城,恩颁符节付名卿。


貔貅战罢烽烟息,豺虎销除氛祲清。


齐阁已闻铃索静,提封更绝羽书惊。

月中有桂光更多,扶疏一轮枝干罗。


天风飘下广寒子,岂与凡种同其科。


四时不改碧玉叶,满庭自擢青铜柯。

每将香剂学江梅,及嗅梅花始觉非。


月夜故园浮动处,攀条嚼蕊几时归。

开花不许众芳知,冷艳幽芳特地奇。


霜霰不飞闽候暖,更留绿叶伴青枝。

江梅何处不先春,海峤初逢若故人。


谁谓冰姿太清淡,一回相见一回新。

精祷龙渊默感通,寸诚端可格苍穹。


驱除旱暵千峰翠,洒濯焦枯百谷丰。


可喜盍亲尊酒渌,成霖未放海云红。

英州之石甲天下,一一峰峦削成者。


尺寸皆作一岩洞,一卷已自成西华。


使君作宦来炎方,十四芙蓉牍案旁。

道路五千里,门阑三十年。
当时携手人,今日无半全。


咏题官舍内,赋韵僧房前。

小车芳径出金山,瞥见仙人水石间。


后客应推先客主,行云不及定云闲。


烟霞自熟孙登啸,笙鹤应嗤阮肇还。

愆阳历冬序,入春日光赤。


原野为之焦,无复青青麦。


明廷恤农功,诏旨怀悯恻。

城上啼乌晓欲狂,楼前争看捷旗黄。


略驱部曲千馀骑,不折将军半段枪。


乐土异时为贼窟,太平今日有官方。

重寻古壁旧题诗,林竹萧森上翠微。


但见晓猿惊蕙帐,应无山鸟怪儒衣。


野僧忽自云中出,阁老新从天下归。

衰病淹岁晚,分飞愁远行。


能回长者辙,因见故人情。


后会知何地,相看疑此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