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春江窈窈来无地,飞帆浩浩穷天际。


朝出吴川夕霅溪,回首乔林吹岸荠。


柁师高卧自啸歌,戏彼挽舟行复止。

悽悽恻恻又微颦,欲话羁愁忆故人。


薄酒旋醒寒彻夜,好花虚谢雨藏春。


萍蓬已恨为逋客,江岭那知见侍臣。

乔木足秋声,红叶表秋色。


因之念湖山,恨不生羽翼。


形留神已驰,游倦交渐息。

早从方外游,志不在婚宦。


采薇陟西山,采藻涉南涧。


拄杖仅过眉,短衣不掩骭。

去郭十五里,翼然屏风山。


上有看经院,创始升元间。


山润易生云,竹嫩未作斑。

七十古所希,我今六十馀。


干时本无策,谋生术尤疏。


就食泮水宫,学圃乏薪蔬。

我非章句儒,亦非渔樵徒。


少年逞粗豪,提笔赋两都。


老尚著儒冠,却悔识之无。

迢迢渰水上,有亭曰寒光。


水天散鸥鹭,四望山苍苍。


向来于湖翁,诗词题屋枋。

自我来溧阳,四见木叶秋。


泮宫久敝漏,量力完且修。


幸然土木备,及此工役休。

威凤巢深林,神龙潜巨壑。

秋空不肯明,风雨满荒城。


田父遮我说,重九最喜晴。


此日晴色好,大田足西成。

江海寄孤篷,飘飘一鸥似。


汲汲谋稻粱,欲去行且止。


渊明真达者,解印如脱屣。

未仕每愿仕,既仕复思归。


了知归来是,宜悟求仕非。


干禄本为贫,元非慕轻肥。

游子悲凛秋,秋尽行当冬。


雨露变霜雪,寒色日以浓。


岂无紫绮裘,绽裂谁与缝。

人寄天地间,官爵寄所寄。


所寄本傥来,得丧亦常事。


何哉浅丈夫,以此芥胸次。

年年作客雁先还,才说归期鬓已斑。


落日片帆天际远,那能相送鹤儿山。

不如归去,中华不是胡居处。
江淮赤气亘天明,居庸是汝来时路。


不如归去。

禽言自是不分明,谁信西川帝子灵。
千古传讹无订正,至今春晚误人听。
百禽巧作百种音,一禽却学百种禽。
晴风暖日意自乐,圆吭变换皆清吟。
多能不如止一得,多言不如止一默。
晴烟如泼春光浓,万花笑日争嫣红。
百金沽酒直取醉,有酒不醉孤东风。
不如遂我丰年愿,秫米价如黄土贱。
烟林望帝声思归,风枝齐后音悽悲。
如何入水化为鸟,犹诉姑恶无停时。
纯孝通神泉鲤跃,冤气感天霜为虐。
趁晴割麦收云黄,熬炉新熟饼饵香。
阿婆炙饼半焦赤,阿妇骂儿嗔不食。
山禽戏语婆勿嗔,有饼可焦犹食新。
流莺前身织丝女,犹抛金梭学机杼。
隔窗娇唤看蚕姑,娘子看蚕得几许。
今年蚕悭熟处稀,采馀桑叶青满枝。
晨起凉润疑秋肃,格磔軥辀叫云木。
似催农父急腰镰,村北村南麦皆熟。
屋头场地初雨乾,柳声拍拍儿童欢。
郭公古时亡国馀,姓名尚挂春秋书。
问其故国何丘墟,知善不用恶不除。
今人皆知笑亡郭,胸中亦自镜善恶。
缫车欲动蚕春暮,水足秧青行白鹭。
著新脱故山禽呼,也似催人阔耕布。
著新脱故也自奇,阔耕阔布也自宜。
黄梅蒸雨已几时,路泥活活没马蹄。
前山咫尺似千里,十步九跌行人疲。
漫塍白水秧欲老,黄云渐黑麦攲倒。
翠烟深樾江村雨,蜀魄催春劝归去。
劝春春去劝未休,客子伤春惨心绪。
只今蜀土锦城荒,蜀客望西悲故乡。
松陵江上峻裁基,危岫前瞻小四围。
张翰鲈鱼闲适兴,庄周鸥鸟尽忘机。
檐牙高啄千家绕,舟尾相衔数桨飞。
拍天烟浪接沧溟,识尽归舟是此亭。
风递秋香来橘社,水资春味验茶经。
卷帘江树差差绿,入坐湖山隐隐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