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桓公名已古,废井曾未竭。


石甃冷苍苔,寒泉湛孤月。


秋来桐暂落,春至桃还发。

姑溪绿可染,小艇追晚凉。


棹进破树影,波动摇星芒。


荻深渔火明,风远水草香。

雨过回塘涨碧漪,幽人闲照角巾攲。


银刀忽裂圆波出,宛似姑溪晚泊时。

草生官舍似闲居,雪照南窗满素书。


贫后始知为吏拙,病来还喜识人疏。


青云岂有窥梁燕,浊水应无避钓鱼。

帆转清淮极鸟飞,落帆应换老莱衣。


河亭未醉先惆怅,明日还从此路归。

干将一试已芒寒,赤县神州次第安;


建业山川吴帝阙,皖城戈甲魏军坛。


东来玉帛空胡虏,北望铜符尽汉官。


犹忆高皇初定鼎,和阳草昧正艰难。

月出江天似白云,风流不见谢将军。


狂歌自有仙人在,高调惟应太守闻。


城外潮声牛渚合,阁边山色翠螺分。

姑溪相见即分飞,迢递新安触暑归。


药石分将慈母苦,鸡豚馀得故人肥。


苏耽亦念家中井,莱子频沾道上衣。

虎踞江间惟采石,江南门户此为雄。


千秋战鼓声犹在,愁尔真人想像中。

牛渚孤从天际浮,天门双夹大江流。


开平古庙多松柏,归对风烟一片秋。

世乱离情苦,家贫色养难。


水云孤棹去,风雨暮春寒。


幕府才方急,骚人泪未干。

崎岖遵狭港,托庇倚葭芦。


泊舟姑孰堂,乃在溪上居。


此溪来处远,东引丹阳湖。

单轺从此历湖阴,自愧便蕃圣泽深。


赠策不烦秦士叹,埋轮聊见汉臣心。


主忧未解诚知辱,民瘵犹思力不任。

曾窥遗制辨中朝,更帖骁游八座貂。


空有丹心酬雨露,讵应赤脚踏烟霄。


人繇汲汲知尧舜,我岂区区事管萧。

二纪身陪献纳班,今朝始得拜金銮。


袅蹄范铸分天馥,鲛织开奁荐月团。


奎壁近沾琅钮湿,斗牛直射宝光寒。

曲廊青琐午阴迟,一朵红云拥缉熙。


便座询猷亲帝问,近珰承诏引朝仪。


小臣曾是鹓鸿旧,夙幸还瞻龙凤姿。

松竹清阴覆古庵,宛如灵鹫拥精蓝。


相君下马行吟久,得意宾僚有二三。

千骑争驰乐未央,绣衣银甲映花香。


回看城市炊烟绿,嘉惠生民不暂忘。

雾敛春郊现烛龙,偶来禅刹问真空。


当门一曲清泠水,物外人间便不同。

映带城隅地势雄,昔称重镇大江东。


万山中断飞银浪,一曲西流卧采虹。


夹岸楼台杨柳月,对船灯火荻花风。

烟雨萧萧寒重。
待盼青山成梦。
梦里是离愁。
停车且尽故人觞,满树秋云去路长。
粉署远持新画戟,玉麟不似旧铜章。
风牵双旆明江左,夜见三台近帝傍。
几年琐闼侍宸旒,风木长悬万里愁。
忽喜纶音下阊阖,便寻兰棹觐松楸。
群公毕饯金台晓,故老欢迎采石秋。
绿波风驶引征帆,九万扶摇入羽翰。
诗句最怜云不定,宦情况与月同寒。
襟期莫作别时恶,出处须留晚岁看。
鹃啼惊梦敧春枕,花落迎风打晓窗。
携杖搀先出城去,角声吹月堕寒江。
琉璃万顷碧如堆,画栋连云户牖开。
晴嶂势吞三楚尽,暮潮声带九江来。
六朝寂寞惟流水,孤垒荒凉只旧台。
朝发慈姥山,暮宿吴公桥。
日入气犹溽,清怀厌烦嚣。
隔江风雨至,绿树凉萧萧。
曾从文社惬兰心,此日过逢意转深。
君自出家看雉舞,我徒为客惊蝉吟。
黄山爽气堪支笏,碧水寒声不碍琴。
水从照亭来,荡漾涵秋净。
楼台阚空渺,倒影入明镜。
溪山久寂寥,胜游谁与并。
燕南蓟北限春光,瞥见江梅剧断肠。
花被雪禁犹黯淡,影遭风横正郎当。
斜临官道窥邮骑,开傍旗亭扑酒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