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道体本来无限量,其间细大竞差殊。


只争思勉些微累,意必之心未绝无。

至刚至大莫能言,宇宙天人总一般。


须是意诚心正日,本来体段始堪观。

养气元来甚可为,只须身与理相随。


待今自反俱无歉,直是工夫效验时。

识见超然地位高,人言情伪察秋毫。

一些疾病生心腹,明鉴当台不可逃。

见道分明了不疑,气常无暴志常持。


确乎理气为标准,变故艰危岂足移。

齐梁旧事惯常陈,道运湮微且莫伸。


便使臧仓无阻间,鲁侯未是有为人。

分地因天各有宜,财成辅相只当为。


相忘禄产沾濡重,皞皞浑浑自不知。

大勇非由血气充,性情义命本来公。


至刚至直纯天道,逆理其间何所容。

韶濩无声郑卫淫,纪纲条理杳难寻。


虽然古乐非今乐,又与民同无古今。

仁人所在人心萃,鱼爵丛渊固自归。


天命到头还不外,东征西怨岂容违。

堂上一言何自发,分明太极本真存。


因知忍性元皆善,利欲遮迷只自昏。

利出私情害万端,义循天理乐而安。


是非得失分霄壤,相去其初一发间。

理气虽然不可无,形而上下有精粗。


概将动作名为性,天地同为牛马区。

修身尽道素无愆,变故之来出自天。


比死见刳申子死,亦皆义理所当然。

吾初读七篇,未领跃如义。


晚而窥大易,稍解寂然意。


乃知平放著,的的目前事。

襄阳耆旧落荒邱,孟子庞公未易求。


已羡诗篇凌鲍谢,更闻踪迹似巢由。


高名不逐春云散,往事空随汉水流。

洙泗三千弟子贤,行藏独许一颜渊。


先生出处俱天意,无怪公孙尚间然。

饱食无庸近素餐,低徊还恐似墦间。


黄昏一读遗编尽,梦寐清风亦厚颜。

禁中清切异人间,诏许词臣奉燕闲。


新政屡闻诛左道,遗书真欲见西山。


猥加体貌惭天语,愧乏箴规动圣颜。

吾友陈无己,文会班生庐。


是时与林侯,有若同队鱼。


相见元无约,相别讵有谟。

撩乱乡愁一夕生,烛残酒醒奈深更。


隔船安稳归人梦,前路迢遥去客情。


江月又催征棹发,寒鸡不待寺钟鸣。

十日追随意未倾,一朝言别若为情。


只怜对酒成高会,无那挑灯是送行。


家累关心难共语,功名垂老不堪评。

频年不到此花中,喜见花枝压路通。


近坐繁香如殢酒,当杯落瓣尚禁风。


朝光已逐轻阴变,晚气遥随积霭空。

得友宁论少,登门不愧迟。


交游今有几,襟抱独相期。


笑我方椎钝,如公政骤驰。

畿邑三年令,先声百里春。


公朝勤恤隐,吾道足亲民。


不作劳人想,犹堪发刃新。

青衫倦游客,过此圣贤居。
战国山河在,成周礼乐殊。
三迁忆慈母,百世重真儒。
王政齐梁且未行,鲁衰滕褊更谁成?
七篇何与蝇营事,侥幸臧仓浪挂名。
彩衣曾喜竹炉边,回首光阴阅逝川。
百虑无堪空白发,一灯相续只青毡。
老将佳节为常事,人把闲官比旧年。
一别依稀四十年,染园簪盍共凄然。
席间老眼无青白,身外虚名有后先。
故旧半为泉下土,音容浑是梦中天。
四年未卜果同心,一夜园亭□□衾。
壤隔东西原不远,不教风雨□相寻。
鸢鱼入究□皆的,神化何思语更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