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乾坤萍在江,日月蚁旋磨。
吾生与化俱,反照若观火。
蛮触鏖两斗,臼圈听一簸。
长桥纳纳袅东风,倒射斜阳千丈红。
晚色自佳人不见,青山翠雾碧波中。
渐老花羞人不羞,枉因风雨结春愁。
意行忽欲江东去,锦帐三分半未收。
跨海仙人安在哉,幽寻款款不须催。
云萝有约遽相失,杖屦几时能独来。
半日清谈容易废,百年幽抱若为开。
午枕风轻睡足时,起来闲掩竹间扉。
登山剧欲君联臂,出户那堪客挽衣。
失脚半生沈世网,掀髯一笑见天机。
烟水初销见万家,东风吹柳万条斜。
大堤欲上谁相伴,马踏春泥半是花。
吴蜀何年别,相逢汉水头。
望乡心共醉,握手泪先流。
宿雾千山晓,春霖一夜愁。
春迟不省似今年,二月无花雪满天。
村店闭门何处宿,夜深遥唤渡江船。
玻璃江深麦初熟,引水细舂比炊玉。
老守斋钵自有馀,端为吾民忧不足。
荔枝堂前红数栽,倚树读书门不开。
华构峥嵘倚碧霄,开筵潇洒聚英僚。
衣沾翠霭天收雨,目送银山海上潮。
半日清欢浃觞咏,几番凉吹韵笙箫。
燕堂高会势峨峨,拂面薰风气候和。
广座初陪文字饮,满城重听裤襦歌。
锦裀藉舞矜回雪,玉麈挥谈沛决河。
不是凭虚避世喧,此中于物本无缘。
静看畏影徒劳尔,题作斋心亦且然。
意识已随言语断,生涯聊任岁时迁。
居闲共喜迹相亲,桑户谁知遽反真。
三纪周旋浑作梦,一樽离别倍伤神。
旧邦犹忆江山主,新圃俄摧草木春。
调羹休羡最南枝,国香继踵开酴醾。
先容岂藉早梅力,到了自结东君知。
孤芳缭绕春虽晚,典型题在黄金盏。
忆昔我弱冠,辟廱尾群英。
公时少二岁,籍注国子生。
同舍气味同,异姓而弟兄。
马上花明眼,宁知道路遐。
山横千百岭,人住两三家。
绿皱吹春水,红舒抹晓霞。
满目风光丽,春连几处村。
江山挑客思,桃李忆家园。
飘泊流三峡,穷通付一樽。
无能应俗苦皇皇,诗不惊人笔事荒。
天下无山如饭颗,人间有水自沧浪。
左杯右蟹一舟足,早韭晚菘三亩强。
不见褚公今二年,重来青眼尚依然。
偃松篇美天犹和,正殿班清人孰先。
今日赤墀烦暂立,他年黄阁径须迁。
范生本以宽得名,不学关仝与李成。
笔端自出一机杼,理通神会真其能。
横披小轴屡到眼,颇亦时能辨真赝。
三月三日天气佳,县官出城早休衙。
亦有前溪宇文氏,水晶宫外看春花。
碧浪微风动浮玉,翡翠兰苕采柔绿。
五两夜逐秋鸿徂,十年辟兵无定居。
君今不奏子虚赋,我亦终返班生庐。
蹲鸱如斗足野饭,江鱼斫玉分王馀。
读书林下寺,不出动经年。
草阁连僧院,山厨共石泉。
云庭无履迹,龛壁有灯烟。
天星曾照遂昌山,人家隐约木石岩峦间。
贞元丞相有支裔,避地东入浙,甘与猿猱麋鹿老死不复还。
五季闽王郑光禄,至今拱木斩伐后,尚尔青珊珊。
精思亭上李文饶,且袖经纶镇海潮。
相业从容龙尾道,唐家复数中兴朝。
江风吹云天漠漠,去官欲行愁雨落。
沙头已买一扁舟,惟载旧书盈故橐。
东街西街蜡屐声,冠盖填门行蹻蹻。
此别欲何往,未言归故林。
行车新岁近,落日乱山深。
野店寒无客,风巢动有禽。
秋云冒原隰,野鸟满林声。
爱此田舍事,稽君车马程。
离堂惨不喧,脉脉复盈盈。
少年从君游,于今已头白。
逡巡三十载,光景如昨日。
追怀当时事,感慨横胸臆。
象床金埒极豪华,出入隋唐似一家。
自古圣君须远佞,禁中佳木不须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