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头青眉眼细,十四女沙弥。


夜静双林怕,春深一食饥。


步慵行道困,起晚诵经迟。

正遣清诗觅菊栽,穿云涉水又寻梅。


万牛不挽新愁去,一鸟还惊午梦回。


老愧逢人说幽愤,穷能随事学低摧。

桃花如烧酒如油,缓辔郊原当出游。


微倦放教成午梦,宿酲留得伴春愁。


远途始悟乾坤大,晚节偏惊岁月遒。

人日西郊路,晨光射浅滩。


停桡喜萧散,照影叹衰残。


社酒香浮瓮,春蔬绿满盘。

饥望炊烟眼欲穿,可人最是一青帘。


双渠走水穿三店,独树欹流荫两檐。


窗扇透明仍挂上,炉香未烬更多添。

不堪久客只思归,晓起巡檐强撚髭。


偶听梅梢啼一鸟,举头立看独多时。

深绿衣裳小小人,每来听里解相亲。


天生合去云霄上,一尺松栽已出尘。

颇疑蜂蝶过邻家,知是东墙去岁花。


骏马无因迎小妾,鸱夷何用强随车。

前林远杵歇,别院疏钟起。


行人与居人,同在秋云里。

高岭冒层岚,疏林逗残照。


何处觅孙登,云间听长啸。

草就篇章只等闲,作诗容易改诗难。


玉经雕琢方成器,句要丰腴字要安。

作诗不与作文比,以韵成章怕韵虚。


押得韵来如砥柱,动移不得见工夫。

诗本无形在窈冥,网罗天地运吟情。


有时忽得惊人句,费尽心机做不成。

欲参诗律似参禅,妙趣不由文字传。


个里稍关心有误,发为言句自超然。

飘零忧国杜陵老,感寓伤时陈子昂。


近日不闻秋鹤唳,乱蝉无数噪斜阳。

陶写性情为我事,留连光景等儿嬉。


锦囊言语虽奇绝,不是人间有用诗。

意匠如神变化生,笔端有力任从横。


须教自我胸中出,切忌随人脚后行。

曾向吟边问古人,诗家气象贵雄浑。


雕锼太过伤于巧,朴拙惟宜怕近村。

古今胸次浩江河,才比诸公十倍过。


时把文章供戏谑,不知此体误人多。

文章随世作低昂,变尽风骚到晚唐。


举世吟哦推李杜,时人不识有陈黄。

今朝当社日,明日是花朝。


佳节唯宜饮,东池适见招。


绿深杨柳重,红透海棠娇。

李渤筑长堤,三千五百尺。


为我绝平湖,遂识柴桑宅。


高人淡无营,小室自生白。

今晨风日佳,默默鲜所亲。


改服从田父,相与过西邻。


虽无超时韵,所得亦以真。

黄茅前驿路,闇淡小池园。
春近花林好,日斜凫鸭喧。
幕云寒苒苒,眉月夜番番。
春雨梅花湿小园,断桥流影动黄昏。
人家节近多留话,故旧闲中或置樽。
落落雁飞知隔浦,荒荒犬吠是前村。
小山凝望月明间,天与金银作小山。
愿得月轮长不去,一山光景付吾闲。
皎皎群峰照画栏,深深岩窦逼人寒。
雪中更看玲珑雪,纵有丹青貌亦难。
林林银竹注潺湲,迸玉跳珠乱壑间。
不惜倚栏襟袖湿,为君吟出雨中山。
晓光初透玉玲珑,迥与真山意思同。
苍翠正含烟雾湿,一峰先占太阳红。
自昔说离乱,经时足叹吁。
何为来旷野,端是辱泥涂。
相国跛男子,封侯裸丈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