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野寺经三宿,都城复一还。


家仍念婚嫁,身尚系官班。


萧洒秋临水,沉吟晚下山。

苦雨催寒不肯晴,晚来馀势更纵横。

云如山坏长空黑,风似潮回万木倾。

要借关河供远眼,不辞泥淖困初程。

衰病厌多事,清游谐夙心。


夜深楼突兀,岁晚柏萧森。


汲井洗灵药,焚香横素琴。

昨夜月明峰顶宿,隐隐雷声翻山麓。


晓来却问册下人,风雨三更卷茅屋。

月堕风林夜已深,寒衾展转不能禁。


一番过眼知何处,惟有孤灯识此心。

夜向灵溪息此身,风泉竹露净衣尘。


月明石上堪同宿,那作山南山北人。

黄昏投古寺,深院一灯明。


水砌长杉列,风廊败叶鸣。


山云留别偈,王事速归程。

一宵何期此灵境,五粒松香金地冷。


西僧示我高隐心,月在中峰葛洪井。

石榻梦能浅,偶然甘雨零。


乱烟萦处合,幽梵坐来停。


薜挂疑相媚,松眠乍欲醒。

数月苍州住,山犹有故情。


雨如知去日,诗亦了行程。


官柳因寒损,僧茶带雪清。

方外主人名道林,怕将水月净身心。


居然对我说无我,寂历山深将夜深。

古寺白门边,寒风逗石烟。


松篁无俗径,钟磬有诸天。


岁晚难为客,官闲易入禅。

我如倦鸟欲栖林,喜见禅僧栖处深。


家在梅花小溪上,一枝聊慰北归心。

千里归涂险更长,眼中深喜见天王。


从今渐入平安境,旧路艰辛未敢忘。

凌晨饱饭渡秦溪,要上青山九级梯。


不使瓯闽隔人世,头陀力与五丁齐。

参差新复古禅关,残树疏篁百亩闲。


清晓轩窗初过雨,黄尘城市自深山。


一家暂付客天外,半榻聊分僧夏闲。

白首同归桑梓日,旧游山水得重过。


聊依僧饭炊菰米,更理渔蓑缀薜萝。


花老不知春事尽,竹深偏爱雨声多。

今番春事元有主,分付游人莫多取。
夜来山下雨飘花,不知山上花为雨。
山河世界谁分主,佛地虚无吾偶取。
老龙山半起耕云,晓来处处春田雨。
碧玉绕村溪宛转,青丝拂岸柳毿毿。
风光岁晚初停棹,旅宿春深几并骖。
真隐底须寻谷口,返招应与赋淮南。
木落空山古寺秋,寻僧聊遣世间愁。
尘劳似海何时了,踪迹如萍著处浮。
对榻暂同林下宿,煮茶闲引涧边游。
妙香疏磬宕新烟,花雨霏微一澹然。
餐素相人犹相马,泪馀忧国更忧天。
村帘寒食悬千里,竹院浮生悟小年。
隐屏日薄孤亭晚,风急涛声起翠林。
云湿万峰寒错落,月明长壑独冯临。
山中岁候青鞋老,天上楼台紫雾深。
西风吹梦宿僧堂,谁遣黄金布地装。
万叶宝灯秋弄影,九重珠塔夜浮光。
天连象阙星辰湿,云护龙宫雨露凉。
微微钟梵隐遥空,亏弊岩崖直万重。
昔日御题今黯淡,经霜石壁间青红。
樵苏路断心先折,丘壑年来意不穷。
又扶残醉渡溪桥,饮散南园夜寂寥。
炬火照山疑犯斗,松风动地欲平潮。
观河自叹尘容老,就日那能鬓雪消。
夜宿天台最上头,四无云彩众星秋。
金庭鳌背东南重,玉几莲花左右浮。
过客跻攀咸欲老,颠厓辛苦未知瘳。
松柏乱岩口,山西微径通。
天开一峰见,宫阙生虚空。
正殿倚霞壁,千楼标石丛。
晴日春态深,寄游恣所适。
宁妨花木乱,转学心耳寂。
取性怜鹤高,谋闲任山僻。
深巷虚斋草露漙,高僧净戒夜忘寒。
编篱拟畜白糜鹿,种竹尽长青琅玕。
山谷七言云里和,楞伽四卷月中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