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苔竹吾所好,开轩纳微凉。


望中疑在野,景物洞庭旁。


秋风亦已起,洒面若微霜。

入门高兴发,而无人世喧。


丛篁低地碧,疏林听晚蝉。


衰年旅炎方,只想竹林眠。

竹深留客处,僻近城南楼。


眼边无俗物,淅淅野风秋。


主人不世才,老气横九州。

竹光团野草,秀气豁烦襟。


赠此遣愁寂,萧然静客心。


枕簟入林僻,鸟雀聚枝深。

古墙犹竹色,真作野人居。


青云羞叶密,空翠扑肌肤。


寒日外惨淡,泠泠风有馀。

朱夏云郁陶,种此何草草。


儿童汲井华,颇亦恨枯槁。


寒雨下霏霏,满眼颜色好。

解榻秋露悬,竹凉侵卧内。


幽姿可时睹,密干叠苍翠。


况乃回风吹,低昂各有意。

幽偏得自怡,种竹交加翠。


雨露之所濡,成长容何易。


叶密鸣蝉稠,啅雀争枝坠。

赏静连云竹,移因风雨秋。


我圃日苍翠,会心直罕俦。


若人才思阔,文彩珊瑚钩。

秋风楚竹冷,倚杖更徘徊。


想见阴山雪,朱炎安在哉。


自今幽兴熟,携手卧苍苔。

青钱买野竹,持答翠琅玕。


深栽小斋后,幽事颇相关。


自有烟霞质,能令朱夏寒。

冠盖满京华,藩篱带松菊。


看君用幽意,必种数竿竹。


婵娟碧鲜静,窈窕一林麓。

百尺山头下玉龙,吾人到此得参同。


河来积石昆仑顶,日出蓬莱碧海东。


直自阴阳随处有,强分泉火本来空。

汉江南北何萦纡,千山万山肩相扶。


中间伟然一丈夫,岘山之楚鹿门苏。


我行一舍到苏岭,忆与许子同奔趋。

扁舟泛云海,爱此樵湖春。


缥缈度松壑,逍遥离俗尘。


山如采芝岭,水似种桃津。

凤兮头,凤兮尾,乌凤之名满人耳。
君不见越秀山前真凤雏,九苞五彩天下无。


览辉犹未到皇都,谁将律吕和山呼。

海角寒江钓。
计有时、打包行脚,杖藜轻矫。
坐破青毡金梁梦,犹是雕虫技小。

前村风日熟新粳,尚记来时带雨耕。


大化驱人人未喻,等闲文字过平生。

来时荦荦汉三明,浦雪江风尔许情。


今度王郎隔湘水,梦馀环佩玉玱琤。

湓浦猿哀杜宇啼,琵琶弹泪送人归。


谁言苏白名相似,试看风骚赤壁矶。

兄弟亲知各异方,仆夫痡困马玄黄。


惟吾臭味李夫子,不为无人不肯芳。

竹外蒲牢叩晓鲸,玉珂金钥恍心惊。


断章韩愈赊七字,臣罪当诛王圣明。

洞烟溪月晚来村,白酒青鱼旋捭豚。


纳纳乾坤元许阔,何须头上自安盆。

误随烟艇武陵溪,未见桃花路已迷。


云掩九扉风露冷,又吹残梦夕阳西。

苍秀须眉一丈夫,有才能称此躯无。


儒家盛业当名世,老屋残书尚满厨。


壮岁光阴浑易过,古人名节要齐驱。

今年二十四,稼穑识艰难。


处约精神瘦,居安意思宽。


星辰天上拱,松柏雪中看。

汝弟来传说,朝仪熟见闻。


克家严志操,事主致恭勤。


骑射新从武,优闲更学文。

东郭多佳阜,西风息战尘。


故家丘陇在,经乱树为薪。


岁久羁人远,霜寒节序新。

旧居数椽屋,昔别八经霜。


兵后琴书少,城南畎亩荒。


家传存朴素,兄老喜安康。

昔当童冠日,从我久留连。


转首二十载,游心先后天。


别来疏戚里,怅望旧山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