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彩鸾餐颢气,威凤入卿云。


长养三清境,追随五帝君。


烟波遗汲汲,矰缴任云云。

苍璧与黄琮,初非俗所贵。


粲然荐缫藉,可对越天地。


我岂卖饼儿,自炫三家市。

我昔浮沧溟,浩渺难具论。


华夷漭不辨,日月互吐吞。


神龙忽上腾,尾鬣风霆奔。

鲍鱼载沙丘,鹿马献阿房。


泗上老亭长,仿佯起东方。


干戈暗宇县,黥徒化侯王。

脱粟未为饥,短褐未为寒。


众毁心自可,身困气愈完。


茆屋虽三间,趺坐则已宽。

诚足不顾得,妄矜徒有言。


语斯谅未尽,隐显何悠然。


洵彼都邑盛,眷惟车马喧。

金火交争正抑扬,萧萧飞雨助清商。


晓看纨扇恩情薄,夜觉纱灯刻数长。


树上早蝉才发响,庭中百草已无光。

玉律初移候,清风乍远襟。


一声蝉到耳,千炬火然心。


岳静云堆翠,楼高日半沈。

鲁酒味自薄,楚歌声更悲。


曾无忘忧用,安事酒歌为。


西风激商序,流芳迫衰迟。

悠悠北山云,苒苒东门草。


纷吾起故居,与尔即远道。


巅崖博锱铢,得不偿所耗。

一闻周召佐明时,西望都门强策羸。


天子好文才自薄,诸侯力荐命犹奇。


贺知章口徒劳说,孟浩然身更不疑。

三十年持一钓竿,偶随书荐入长安。


由来不是求名者,唯待春风看牡丹。

■力见距山,浑夕出肥遗。


軨軨娱空桑,鹿台啸凫徯。


念欲耕沃沮,妖氛缠四维。

越石豪贵姿,贾氏为密亲。


苟无晋阳操,若濡意何伸。


深源苍生望,何如渭川滨。

骊姬适晋侯,戎车啼妆湿。


入宫与君欢,匡床愧其泣。


才人邯郸艳,自夸倾城国。

在天恶疾风,飘飖无定期。


一决土囊口,迭宕不支持。


强排浮云出,又复拘阂之。

赤水三珠树,横条贯中天。


金气何陆离,窃窥太乙躔。


执法不能纠,紫微竟何言。

老父哀龚生,天年胡轻掷。

孙登诮中散,不能含龙德。

被裘舍遗金,恶在留其迹。

卫人迎妇人,上车戒笞马。


至门教送母,灭灶将失火。


入室见臼曰,徙牖妨来者。

四大偶然合,六尘遂缘生。


幻心从兹起,空华竟何形。


执幻既为幻,离幻亦无成。

蜀有严夫子,渊博世无俦。


九州历其八,意者辞帝州。


五经亦以四,将无废春秋。

孔德岂不弘,匡人恨阳虎。


参孝亦以孚,曾母为投杼。


平原虚掩涕,毛生非溺者。

左氏饰繁辞,乃在丧其明。


子长下蚕室,述史拟麟经。


毋论委质亏,所爱千秋名。

矫氏脉季梁,任治为众医。


泣者既不肖,歌者亦焉知。


王孙戒祼葬,其友遂因之。

吾闻共工氏,力欲吞九州。


馀愤竟何伸,举首触不周。


天为西北摧,地为东南浮。

春秋宁无战,国辞良已修。


获主称下臣,伏剑不相尤。


虽靡赓歌代,优然见文柔。

衰周渝王纪,战伐浩相寻。


兵戈无宁绪,诗书故不任。


贾竖亦钓奇,王孙折豪心。

杨朱嗟旅人,二妇不相当。


美好由心造,贵贱亦何常。


屈平避上官,楚材湛沅湘。

西方有圣人,自然坐莲花。


跏趺黄金相,下照千恒沙。


庄严先帝释,纷诡诸罗叉。

步出城西门,踟蹰中不夷。


道逢一仙长,自称广成师。


授我一丸药,令我杜德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