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寒梅本无心,适与春风期。


孤根擢岁晚,桃李更媢之。


取我碧玉壶,荐此白雪枝。

贺监宅,放翁斋,梅花老夫亲自栽。
路近蓬莱,地远尘埃,清事恼幽怀。
雪模糊小树莓苔,月朦胧近水楼台。

画中春郊走马,秋溪把钓,策蹇寻梅,莫不以朱为衣色,岂果无为哉?似欲妆点景象,与时相宜,有超然出俗之趣。
且衣朱而游者,亦非常客,故三冬披红毡衫,裹以毡,跨一黑驴,秃发童子挈尊相随。
踏雪溪山,寻梅林壑,忽得梅花数株,便欲傍梅席地,浮觞剧饮,沉醉酣然,梅香扑袂,不知身为花中之我,亦忘花为目中景也。

寒浦藏烟,小桥堆絮,人与花分清淡。
竹压低梢,松培老干,簌簌琼英霏霰。
才试着花气,早望见、朱栏一半。

雪里逢梅近腊时,梅姿雪态两相宜。


羡君此处留清赏,看遍溪头南北枝。

霁雪园林粲陆离,九峰山下探梅时。


三川风月醉中见,百里襟怀琴上知。


老树着花春到早,长街笼烛夜归迟。

寄声说与寻梅者,不在山边即水涯。


又恐好枝为雪压,或生幽处被云遮。


蜂黄涂额半含蕊,鹤膝翘空疏带花。

江南洛社各天涯,何事高人亦见思。


句法风流云烂漫,旅情飘泊燕差池。


樽前病骨难供醉,花下枯藤可强枝。

西湖三见青春面,无人共醉山间梅。


晚逢诗老看古雅,如入周庙观山罍。


我所思兮在何许,昔望长江隔淮楚。

霜梅槁立清江濆,谁当为挽归来魂。


青鞋醉踏江沙路,玉蕤簪帽惊王孙。


临风想见花有语,此郎词赋如文园。

雪压东冈千树梅,忍寒谁肯为渠来。


却愁花底人如玉,羞得南枝不敢开。

谢朓樽前忆语离,别来怀抱只愁知。


鹡鸰原近识君晚,鸿雁书遥寄客迟。


何事不嫌霜后鬓,尚邀同醉雪残枝。

芒鞋竹杖寻梅去,只有香来未见花。


村北村南行欲遍,数株如雪小民家。

水帘洞口梅花村,梅花不见馀冰魂。


美人已随明月没,依稀缟衣来黄昏。


翠羽啾嘈怨幽谷,白云黯淡愁荒园。

策杖度林塘,幽寻犯晓霜。


临池疑掩映,傍竹畏遮藏。


款曲敲僧舍,徘徊绕苑墙。

野径深藏隐者家,岸莎分路带溪斜。


马蹄残雪六七里,山觜有梅三四花。


黄叶拥篱埋药草,青灯煨芋话桑麻。

孤山岁晚,石老树查牙。
逋仙去。
谁为主。

眼看飞雪洒千林,更着寒溪水浅深。


应有梅花连夜发,却烦诗句写愁襟。

探春绕遍玉阑干,香暗冰痕屐齿寒。


怕有花头遭冻损,枝枝呵手掐来看。

夕阳一半落群峰,寒叶零霜野望空。


阴谷忽然逢造化,小梅枝上见春风。

春山合碧映春泉,今日寻梅忆去年。


阴径谁知藏造化,晴花一树锁寒烟。

落日孤村石径斜,挨云深入野人家。


小溪流水春风暖,恐有枝头半吐花。

石根岩畔与山阴,瘦马羸僮到处寻。


流水溪桥沙路远,何愁云密更林深。

逋仙冻欲僵,春色恼吟肠。


绕树全无影,满身都是香。

月色满人间,前村步又艰。


南枝寻不得,何处是孤山。

寒云湿不飞,江路踏琼琚。


香影无踪迹,罗浮月上初。

应有花神候水西,晓林香雾隔窗迷。


君谋莱妇肯沽酒,我爱孤山来杖藜。


香影句中无乐府,梅花村里有招提。

朝烟横野犊鸣陂,索杖山斋睡起时。


田父许留今日酒,梅花不欠去年诗。


冲寒索笑来何处,带病寻香出每迟。

村南叉路细萦蛇,注目寒江不见花。


远树带烟风袅断,长稍离岸石钩斜。


看来欲洗溪边竹,折去须乘水上槎。

虬枝高望铁桥开,禀气寰中寡所谐。


樵坞夜寒花索酒,山厨香近月横阶。


何处画图空议儗,他时羹鼎绝安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