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春风漠漠野人居,若使能诗我不如。


数株苍桧遮官道,一树桃花映草庐。

三月寒逾九九深,炎凉历惯不惊心。


菜花满地黄金色,憔悴相看半不禁。

积雪沙堤似掌平,香泥浅趁马蹄轻。


朔风来自阴崖畔,犹带枯林踏叶声。

遥怜部曲远相迎,犹记当年骠骑营。


莫作扬州贵人看,箭声聊听饿鸱鸣。

九疑深路绕山回,木落天清猿昼哀。


犹隔箫韶一峰在,遥传五马向东来。

骑报山云见旗脚,吏趋原雪没靴翁。


朅来定坐玄犹白,捷去还忧易又东。


他日江湖空白首,只今关陇有清风。

渔盐旧俗惯恬熙,兵火新民脱乱离。


石路树阴三十里,今犹仿佛太平时。

望望孤城沧海边,好云深处是人烟。


鸟飞山静晴秋日,水阔人闲熟稻天。


旗影远摇沽酒市,棹歌归去隔村船。

竟陵南望稻新熟,梦泽悠悠伤远目。


春风岭上望齐安,太昊城边揽秋菊。


那知岁暮东州客,大山苍寒晓霜白。

晚系孤舟古岸隈,蒹葭风定渚鸥回。

山兼野色苍茫去,月向淮心晃荡来。

秋色解将愁并至,年华偏与客相催。

浩荡平波欲接天,天光波色远相连。


风鸣雨桨初离浦,岸转青山忽对船。


泽国秋高添气象,人家南去好风烟。

茫茫梦泽连禾黍,断垄横冈散平楚。


登高试望竟陵城,孤烟落日知何处。


旧游如梦去莫挽,客愁冉冉还如故。

大旆前驱拂晋云,寒天迎望静无氛。


幄中旧借留侯箸,麾下今分邓禹军。


驰属櫜鞬随指顾,卖残刀剑事耕耘。

仙客何时下鹤翎,方瞳如水脑华清。


不过传达杨君梦,从许人间小兆听。

汀洲渺渺长,野牧纵牛羊。


岛寺林间塔,溪船郭外樯。


得诗真是画,闻酒忽能香。

客路晴为最,舟行稳似车。

天形环泽国,秋色画田家。

未用怜霜草,犹时见水花。

南斗之南八桂林,携琴欲觅旧知音。


想君湘水花边路,识我衡阳雁外心。


偪侧甲兵询动静,艰难书问畏浮沉。

衢江波上半帆风,散发篷窗笑傲中。


晚境但深耽酒癖,穷途犹愧作诗工。


天边垄坂三秦阻,海上山川百越通。

平生踪迹尽繇天,世事浮名总弃捐。


不召岂能逃圣代,无官敢即傲高眠。


匹夫志在何难夺,君相思深自见怜。

匹马天街对落晖,萧条白发怅谁依。


北门待诏宾朋盛,东观趋朝故旧稀。


雪满关河书未到,月斜宫阙雁还飞。

莫嗟野老倦沉沦,领略青山未是贫。


一自弓旌来退谷,苦将行李累衰亲。


田因买马频书券,屋为牵船少结邻。

柴门秋色草萧萧,幕府惊传折简招。


敢向烟霞坚笑傲,却贪耕凿久逍遥。


杨彪病后称遗老,周党归来话圣朝。

金焦于我岂有私,每过常逢夕阳好。


梦中留庵曾独往,欲说生前仍缥渺。


贪看落照一孤僧,片念微差堕尘扰。

上滩泊处无十里,舟人鼓舞家家喜。


到驿欢呼如到家,明日舟行复如此。


驿行传食过年年,何日归种淮南田。

月轮转头上,溪濑奏脚底。


人行山色中,叶落雨声里。


虚名为一官,游子在万里。

山行日已暮,肩舆度林薄。


凉飙凄以清,松子当面落。


千山月崔嵬,万叶雨萧索。

洒尽灯前泪,偏沾身上衣。


呼天惟负负,恋母尚依依。


吹树风何急,寻巢鸟独飞。

忽报嵇康驾,频呼阮籍杯。


乾坤双眼对,海岱故人来。


雪入朱弦尽,春留彩笔开。

脉从牛首来,胜自兹岭始。


足力虽小疲,目境殊未已。


午照苍松巅,千崖被红紫。

挂席凌大江,斗觉风云颠。


日脚金琐碎,山头墨蜿蜒。


高天忽下垂,密与沧波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