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尘机息尽一真僧,唯有林泉舍未能。


莲社故人今暂别,稽山旧隐与谁登。


时清岂觉前游改,道胜宁辞白发增。

身遥上国三千里,名在朝中二十春。


金印不须辞入幕,麻衣曾此叹迷津。


卷舒由我真齐物,忧喜忘心即养神。

亡羊岐路愧司南,二纪穷通聚散三。


老去何妨从笑傲,病来看欲懒朝参。


离肠似线常忧断,世态如汤不可探。

闻君仙袂指洪厓,我忆情人别路赊。


知有欢娱游楚泽,更无书札到京华。


云开驿阁连江静,春满西山倚汉斜。

惊蓬偶驻知多幸,断雁重联惬素期。


当户小山如旧识,上墙幽藓最相宜。


清风不去因栽竹,隙地无多也凿池。

湘浦怀沙已不疑,京城赐第岂前期。


鼓声到晚知坊远,山色来多与静宜。


簪屦尚应怜故物,稻粱空自愧华池。

抱瓮何人灌药畦,金衔为尔驻平堤。


村桥野店景无限,绿水晴天思欲迷。


横笛乍随轻吹断,归帆疑与远山齐。

田园经雨绿分畦,飞盖闲行九里堤。


拂袖清风尘不起,满川芳草路如迷。


林开始觉晴天迥,潮上初惊浦岸齐。

孙家虚座吊诸孤,张叟僧房见手书。


二纪欢游今若此,满衣零泪欲何如。


腰间金印从如斗,镜里霜华已满梳。

别后西风起,新蝉坐卧闻。


秋天静如水,远岫碧侵云。


雅饮纯和气,清吟冰雪文。

梅梢了未知寒在,剪取清溪作雪飞。


正草绿章笺玉帝,顿惊碧宙舞瑶妃。


卖刀我亦耕侯土,歌裤今谁典客衣。

集英赐对已专城,竟拂炉烟上翠瀛。


跸静共传新太守,砚寒仍是旧书生。


诗如霜月五更晓,人与梅花一样清。

此行许老亦津津,连夜催将雪树春。


溪隔更无尘土事,山矜便识谪仙人。


云依栏过香仍湿,墨带冰磨句转新。

夜寒吹角落孤城,吹得诗成天未明。


雪冱宾鸿催岁事,霜晴乌鸟作春声。


一床书老客中梦,二顷田微郭外耕。

金兵据城坚如石,鞑人入关平如席。


秋高塞上沙草愁,夜半军中羽书急。


符麟留钥汉宗姓,风鹤为兵谢安侄。

一诗传戟外,春亦肯随行。


老不论圭瓒,寒于嚼水晶。


梦惊池草合,香泛墨花轻。

紫禁烟花一万重,鳌山宫阙倚晴空。
玉皇端拱彤云上,人物嬉游陆海中。


星转斗,驾回龙。

词林根柢须人品,四海声名谁藉甚。


金华真是第一流,好泛扁舟著宫锦。


向来奋舌动天意,不怕惠文霜凛凛。

藉甚河中守,宜簪近侍冠。


九霄卿月堕,四海德星寒。


桂籍新枝大,兰陂旧馥残。

表表今词伯,邕邕古德人。


翱翔初画省,邂逅老朱轮。


阅世深泾渭,传家得凤麟。

肃肃出郊干,行行涉河甸。


子身被王命,驷马辉云电。


览岳停华阴,观都指秦殿。

定幕雍容绿水滨,使轺今喜接光尘。


当年不足称良治,此日空惭问大钧。


钟鼎已无前饮胜,笑言应认昔怀真。

登科常愧处卢前,叙齿于兄小十年。


鹤不乘轩犹自若,鸿谁能弋已安然。


山头俗驾归诚晚,湖外扁舟见独先。

使君船舸如浮宫,荡荡帆影垂白虹。


苦无三江五湖水,安见一日千里风。


长蛟巨鱼远避去,水府泉室深玲珑。

簿书非力学,何事不窥园。


乘兴缘心赏,忘怀到酒樽。


露蝉凉寂寞,风叶静翩翻。

省客新乘卿士车,寻盟特别水云居。


还朝贾谊元前席,去国虞生合著书。


贪顾休轻冀野马,祖行亲钓汴河鱼。

去国东风又一回,江村度岁亦悠哉。


偶逢花向山间发,更喜人从日下来。


破敌屡闻胡骑走,急贤当有鹤书催。

解赋新篇忆帝台,行宫楼殿亦巍哉。


应曾身作壶中客,记得春从天上来。


雉扇齐开香雾绕,龙墀暖赴晓班催。

眼高四海意何如,敢谓论交到阔疏。


春草梦池方得句,夜霜置酒复怀予。


初披郇国五云字,何啻刘公一纸书。

广柳非高盖,空山异昔归。


善人天不与,行道涕交挥。


仿佛音容在,留连义故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