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山屐田衣六七贤,搴芳蹋翠弄潺湲。


九龙潭月落杯酒,三品松风飘管弦。


强健且宜游胜地,清凉不觉过炎天。

步入招提路,因之访道林。


石龛苔藓积,香径白云深。


双树含秋色,孤峰起夕阴。

红旌过翠岑,林际瞻莲宇。


门对几千岩,花开第一祖。


禅庭松色寒,石室苔痕古。

绀宇横天室,回銮指帝休。


曙阴迎日尽,春气抱岩流。


空乐繁行漏,香烟薄彩斿。

陪銮游禁苑,侍赏出兰闱。


云偃攒峰盖,霞低插浪旗。


日宫疏涧户,月殿启岩扉。

达磨自云传佛心,绪言迷世到于今。


既携只履归西域,安得遗灵在少林。


孤月正明高殿冷,清风不断老松深。

相逢菊花下,相映菩提光。


试问少林壁,穿云几许长。


指月莫盻手,掷拂闲挂墙。

琐文结绶灵蛇降,蠖屈螭盘顾视闲。


鳞蹙翠光抽璀璨,腹连金彩动弯环。


已应蜕骨风雷后,岂效衔珠草莽间。

少林干载寺,少室一房山。


禅悦偶重叩,秋岩此乍攀。


树姿纷绮绣,涧响静潺湲。

古刹东风里,逢僧一解颜。


收经出深竹,披衲下空山。


未要天花堕,聊看石影闲。

万山微暝一钟鸣,古寺深秋倦客情。


僧本折芦翻面壁,人非骑鹤故吹笙。


寒催乱木风交响,白动虚严月自生。

三十六峰云气通,何峰寺西何者东。


林岩霜横远亦静,烟岚日破重还空。


千山尽历暮转碧,一树不落秋能红。

林深谷暝客子入,钟鸣叶落秋山空。


烟云细袅石涧底,峦岫乱积松窗中。


唐碑汉碣藓字剥,虎啼猿啸萝灯红。

净域龙岩上,香台鹫岭边。


山由巨灵辟,教以法王传。


二室围兰若,三花接梵筵。

麻衣道者术亲传,石室瑶编岂偶然。


一钵旧携中岳顶,双灯今续大沩前。


封侯定远宁无骨,入相刚成且问年。

崔嵬台殿入清凉,月色天香对坐忘。


洗钵师能容姓字,留衣吾欲废文章。


才参雪窦人天近,共指云门客路长。

泠然飞锡下西方,久住名山侍法王。


持咒毒龙归藻碗,谈经驯象过绳床。


诸天日月千花供,大地山河一苇航。

游侠队中称剑客,慈悲坛下变魔身。
铁拳各展降龙手,金甲何须护法神。
万山深处听流泉,古寺逢僧结净缘。
折苇已从江北渡,浮杯欲问岭南禅。
松花糁玉传香饭,蕙帐留云伴独眠。
苍苍列峰峦,郁郁挺松柏。
少林当形胜,登攀几词客。
中有惠远流,旧识非凡格。
山房宿雀静檐牙,月尽空林忽冻花。
三十六峰今夜雪,并将寒色照禅家。
萝径通深处,苍然峭壁重。
吟成太室雨,坐久少林钟。
习静聊今夜,探奇复几峰。
朝参行脚偈,言义不酬心。
念欲闻清梵,何曾惮远寻。
入门孤磬发,登阁五云深。
百丈山前佛寺开,春深缓辔一徘徊。
落花细逐溪流去,好鸟低冲马首来。
习静随缘餐笋蕨,看碑沿砌扫莓苔。
为爱山林景物稀,登临随处竟忘归。
云迷竹树浓还淡,雨堕岩花湿不飞。
养晦高人曾索价,谈禅老衲欲留衣。
少林山前古梵宫,达摩曾此立禅宗。
养龙崖废埋春草,卓锡泉甘自乳峰。
出世不须钻故纸,传灯谁复继遗踪。
天下名山数少林,公馀乘兴一登临。
黄花翠草凝禅意,白石清池惬赏心。
竟日轮蹄忘去住,百年身世任浮沉。
清昼入门春雾浓,坐深檐溜递疏钟。
泉声欲过三花树,云气常生二室峰。
入夜萧条清客梦,翻阶滴沥滞游踪。
山扉横石景,夕室吐晴烟。
门对吹笙岭,窗临洗耳泉。
岩阴回竹院,香梵起花天。
海上浮杯自落迦,参师名岳又天涯。
秋晴少室寒峰月,路绕黄河曲岸沙。
佛士此方开五叶,仙坛何处觅三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