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,余道镇江往兖。
日晡,至北固,舣舟江口。
月光倒囊入水,江涛吞吐,露气吸之,噀天为白。

芳洲撷兰佩,清夜栖宝坊。


晚风驾飞涛,柱石摇长廊。


微月逗檐际,助我灯烛光。

伊轧篮舆草露间,夜凉月暗走孱颜。


忽逢陂水明如镜,照见沉沉倒景山。

淑浦山边泊,云间见驿楼。


滩声回远树,崖影落中流。


柳放新年绿,人归隔岁舟。

家住嵩山下,好采旧山薇。


自省游泉石,何曾不夜归。

更漏孤城迥,帘帷静夜长。


天高风送雁,月冷树浮霜。


晚菊差池绿,高桐次第黄。

促轸乘明月,抽弦对白云。


从来山水韵,不使俗人闻。

烟生遥岸隐,月落半崖阴。


连山惊鸟乱,隔岫断猿吟。

郎潜暇日多冥搜,夜深独上千尺楼。


天回海立月正湿,风起云涌山疑浮。


萦青缭白互变灭,浮岚飞雾寒飕飕。

绣岭横秋,玉螭吹暑迎凉气。
碧崖流水。
流入春葱指。

泻月声不断,坐来心益闲。


无人知落处,万木冷空山。


远忆云容外,幽疑石缝间。

相思七十二峰青,云引愁心过洞庭。


采罢芙蓉秋月下,回舟何处吊湘灵。

殿帐清炎气,辇道含秋阴。

凄风移汉筑,流水入虞琴。

云飞送断雁,月上净疏林。

胜地饶佳致,都教一雨收。


风掀高树吼,江叠怒涛流。


坐久云徐敛,宵深象始幽。

宿慕金山寺,今方识化城。


雨昏春嶂合,石激晚潮鸣。


不辨江天色,惟闻钟磬声。

千帆影里斜阳望,危阑醉中同倚。
海气浮山,江声拥树,闪闪灯红萧寺。
高谈未已。

庭光尽,山明归,流风乘轩卷,明月缘河飞。
涧鸟鸣兮夜蝉清,橘露靡兮蕙烟轻,凌别浦兮值泉跃,经乔林兮遇猿惊。
南皋别鹤伫行汉,东邻孤管入青天。

夜卧闻夜钟,夜静山更响。


霜风吹寒月,䆗窱虚中上。


前声既舂容,后声复晃荡。

秋雁去极浦,寒星落远山。


太虚混茫外,群动有无间。


中夜数声橹,孤舟何处还。

孤月上东岫,白鹤激秋泪。


凉风振溪壑,林影飒摇泄。


山居本深静,夜气复澄霁。

翠袖倚天风,云封路万重。


屡登猿啸岭,频抚鹤巢松。


渔唱孤舟曲,僧撞半夜钟。

万古此龟山,万古此明月。


开帘望龟山,岱宗固无别。


但恐山多云,风吹乱人睫。

柱史来天上,相过坐夜阑。


霜威清暂假,月色好同看。


晨渡河冰壮,春浮楚泽宽。

杖锡东来意亦勤,寒岩枯木自相亲。


方惊妙论雨侵坐,忽喜新诗光照人。


物外交游清似水,梦中忧患碎如尘。

虔祷游灵境,元妃夙志同。


玉香焚静夜,银烛炫辽空。


泉漱云根月,钟敲桧杪风。

击缶那能似漆园,销魂来访小桑门。


仰冲云阵寻峰顶,细步泉流觅水源。


九里环观山向背,两舆归趁月黄昏。

江南无寒岁,一雪今几时。
吴山岂无春,画此寒岩姿。


壮哉万里流,不废东南驰。

秋气振庭枝,山空响易悲。


草寒蛩语涩,树老鹊巢危。


古道因书得,衰颜赖酒持。

十年浑似梦,相见各依然。


僧腊青山老,诗名白社偏。


松间对微月,竹里听流泉。

夜榻沈沈竹院西,小童添火试金猊。


几回浓抹书灯暗,一缕轻萦纸帐低。


自觉馀香来楚畹,谁分新味出曹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