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禅宫高起万峰头,曲径幽林不可求。


佛向海中移碧水,人来天上坐朱楼。


垂垂星斗凭阑见,飒飒□云对酒愁。

遥忆东山张太傅,去年今日共离觞。


清江画舫愁中别,古寺寒松梦里苍。


黄菊再逢非旧客,白头相见定何乡。

别思凭高集,征途向粤遥。


岭梅春候转,湘浦雪痕消。


斧钺随王命,蛮夷拱圣朝。

云雾空江水,维舟陟翠岑。


坤灵开别岛,佛界净空林。


岩洞攀跻险,鱼龙窟宅深。

俯槛江心寺,涛声两带分。


天晴秋见海,山润午生云。


短棹今重到,名泉昔有闻。

斜日山衔,高岸路阻,愁看涨潦千顷。
暮色冥迷,修途困顿,争得羸骖再整。
弹指青莲,乍现出、招提幽境。

白石塘西涉涧埼,赤栏桥外转逶迤。


洞门流水千年在,古殿阴风六月吹。


叶暗乌巢秋哺早,泉流蛙坎夜鸣迟。

南城城楼高且雄,下有长壕水气通。


次第荷花先着露,无多杨柳最宜风。


府中能事称罗掾,马上酣吟爱郑公。

南山寺前夏已凉,北斗天半夜相将。


楼台参错临高市,钟磬萧条出上方。


独宿屡移林鹊影,双飞初散水萤光。

洞山之阴郁葱茜,上日开筵集群彦。


入门已觉禅境旷,放怀且慰书佣倦。


石林秋风晚更急,山城野色寒初变。

香台百尺拥雕棂,一朵青莲出紫庭。


龙辇先登开善塔,鸾旗犹驻翠微亭。

内官飞骑入松林,寺里华钟吼法音。


五百高僧齐上殿,红袈裟里间泥金。

窣堵嵬峨宝阁开,碧莲平涌紫金台。


散花天女云间下,飞锡真僧海上来。


雾卷长塘天一镜,雨浮西嶂翠千堆。

三宿那容恋,孤征自可惊。


已闻虎穴斗,复道鸟巢倾。


战鼓寒初急,烽烟晚更明。

黎河路转入烟霞,为访连峰衲子家。


万古山灵开白马,三秋石窟闭青蛇。


昙云不作空中雨,祇树还生象外花。

兹山自开辟,突作中流柱。


静居元气间,苍茫混太宇。


奇秀天所钟,迥立照万古。

曾识京西路,名山梵帝家。


殿高千岭树,地落半天霞。


空外钟声彻,云边塔影斜。

孤绝寒逾迥,苍茫夜不分。


僧归依岛月,龙定缩江云。


天汉窗前合,风涛枕上闻。

杖屦徜徉信所之,偶逢佳致即忘归。


舟帷不系东西去,云似无心在处飞。


岁月漫能催我老,江山可复与人违。

爱山终日在山巅,山径迟留几屐穿。


涧水曲流随步屧,炉香深处作云烟。


峨峨健马横岩石,漠漠苍龙宿旧渊。

溪山幽隐一闲身,憔悴今随逆旅尘。


南国浸辽愁似织,北音不至别如新。

入门僧意古,便觉隔尘氛。


清磬摇寒翠,空廊贮白云。


定回松落子,画剥藓添纹。

路接枫桥一径通,渔郎遥答隔河舂。

自从夜禁行人绝,不信乌啼城外钟。

擘破深青太华云,中浮浓绿是通津。


画图尽有江山在,绀碧瑶环恐未真。

开士相逢暮饮茶,高楼并坐望三巴。


碧嶂不知何劫石,清江流尽几恒沙。


炉烟处处香慈竹,溪雨朝朝润觉花。

欲究先儒教,还过支遁居。


山阶闲听法,竹径独看书。


向日荷新卷,迎秋柳半疏。

栗叶重重覆翠微,黄昏溪上语人稀。


月明古寺客初到,风度闲门僧未归。


山果经霜多自落,水萤穿竹不停飞。

病客新秋一破颜,只园名刹旧青山。


古池云定佛心住,幽谷鸟鸣人意关。


长拟鹿裘安草卧,讵期熊轼对荆班。

羽旆参差拥岸筵,水嬉对竞暮潮边。


却怜鹤发挥杯日,犹记龙舟侍宴年。


云水三天周梵界,风帆万里迅归船。

五十年中几去还,尘缨兹许濯江关。


天开鹫境苍涛里,地出龙宫紫雾间。


旧识高僧惊灭度,新成危阁漫跻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