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云盖秋松幽洞近,水穿危石乱山深。


门前自有千竿竹,免向人家看竹林。

明公枉珍遗,开缄霜雪色。


自非玉女春,必假天孙织。


剡藤失浮薄,海苔无光泽。

局促吟壶,屏却声闻,别是一天。
念离巢鸥鹭,逢场杯酒,飞空欠舄,问渡无船。
惨澹风云,抢攘岁月,警讯犹惊呜咽传。

词仙宜占名山,一坏净土还吾待。
灯残酒罄,钟鸣漏歇,川终归海。
生岂无涯,死如有约,例难逃外。

舞衣拖縠,珠佩披离,斗嫦娥腰束。
风来瑶圃。
仙梦里、恍见瀛洲雨玉。

理愁无绪。
酡颜对、吴霜酣饱双树。
半生枯稿惯悲秋,膏泽违春雨。

云叶丛阴,烟丝织暝,鸣秋声噤霜钟。
碧海青天何恨,吊影愁侬。
莫是不堪回首,故园月、偏倩尘封。

庐非人境,山深四月未闻莺。
飞花空忆春城。
最恼无情野烧,收拾到陈青。

设罗门巷静,草深山更幽。


何事勤诛锄,杖屦来羊求。


王孙未归楚,苌弘已弃周。

芳圃向成趣,雨泽多愆时。


花开不抱瓮,花谢嗟何为。


潘岳兴不浅,陶潜颜可怡。

童童蒿艾间,拱把力尚微。


托根一得所,势隘天四围。


春烟滋苍髯,朔雪被羽衣。

萧萧足佳致,心远地自偏。


斫去苍苔纹,得此清泠泉。


湛然不容滓,于以明性天。

嵩山远万里,儿孙可邀致。


当轩罗三峰,便有出群意。


不蜡谢氏屐,徜徉日游戏。

朝踏山根云,暮归云中扉。


野鸟始惊避,今焉情依依。


异哉海上鸥,猜疑未忘机。

古木环池竹数竿,疏篱补菊屋三间。


白云不放红尘入,无怪山人懒出山。

溪带三弓地,山开一盖天。


茅檐低没雾,藤路细迷悬。


恶草翻新耨,狞彪突旧穿。

茅屋依云晚未收,一门山色倚寒流。


戏檐黄雀惊弹剑,饮水鸟猿看放钩。


醉卧落霞斜枕手,高吟晚日更昂头。

傍舍孤嫠八十馀,背无完絮况裙襦。


分衣愧乏庄公惠,纸被聊将慰老臞。

自扫空山勃落柴,夜深犹复拨残灰。


更招野叟谈伧语,旋斸蔓菁手自煨。

十里山行步步高,阴风怪穴乱呼号。


孤灯独掩柴门夜,骨冷谁分范叔袍。

墙东凿牖纳朝光,掘地为炉土作床。


快燄生薪聊御腊,茅茨未必愧华堂。

倏起郊扉念,亟回朝市辕。


君恩如父母,山迥亦乾坤。


援笔醉醒语,携筇前后村。

旧雨无人到,非缘今不来。


蔬盘春后足,经卷粥前开。


燕语缘人去,禽声逐梦回。

竟日人声断,空山一二家。


犹怜中夜雨,不碍晓来花。


健饭蔬如肉,冲寒酒当茶。

柴扉终日掩,一室静无尘。


久坐已穿榻,高眠不秃巾。


诗肠愁境乐,酒面老年春。

幽人在何处,东崦是吾家。


小涧石楠树,疏篱木槿花。


林深啼蜀鸟,水滑捣胡麻。

猗欤太史诸王孙,生绡画出昆仑根。


枯槎菌蠹厄野火,溪园秋雨琅玕繁。


天寒岁暮碣石馆,囊书日见玄云翻。

隐几空斋意晏如,美人别后底无书。


未应湖海还浮棹,却想藤萝已卜居。


避地自堪游五岳,逃名谁许问三闾。

夏日门常掩,何因驻使车。


时同河朔饮,地似武陵渔。


天地容高枕,烟霞有定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