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篮舆袅袅破重冈,玉笛两红妆。


这里都愁酒尽,那边正和诗忙。



为谁醉倒,为谁归去,都莫思量。

莫向空山吹玉笛,壮怀酒醒心惊。


四更霜月太寒生。


被翻红锦浪,酒满玉壶冰。

闻道山花如火红,平明登寺已经风。


老僧无见亦无说,应与看人心不同。

为爱山中世事疏,看山终日坐茅庐。


林花涧草香无际,翠壁丹崖锦不如。


禹穴风雷翻石鹞,耶溪波浪动金鱼。

富寿安民旧学违,符移拥笔素心非。


青云有路那足顾,白发满头胡不归。


永日杜门无俗客,临风隐几得天机。

不独山头白,人头亦垂素。


积雪有时消,青山色如故。

历历山头雪,冷冷松下风。


樽中亦有酒,恨不与君同。

睿祖开真宇,祥光下紫微。


威容凝粹穆,仙仗俨周围。


嗣圣严追奉,神游遂此归。

若论太上高真福,黄阁如云不要开。


粗衣淡饭无他事,一岁看山一百回。

欲护亲茔荐福殊,僧蓝营葺几年馀。


名因先帝鸿恩锡,牌得君谟大字书。


佛宇增辉良自尔,乡庐传美孰加予。

邯郸枕上梦回身,景照窗前醉卧人。


山别是天迟放晚,鸟知何世早呼春。


乾坤大事三缄外,湖海清交一笑新。

天地中闲澒洞尘,山林须是好三分。

危时安饭僧家鼓,浊世清风相国坟。

老后重来如梦见,静中自韵以心闻。

鲁公香火寺,便道几经行。


树老存高节,碑全见太平。


浮云从变化,古月自分明。

联步出禅宫,闲行小圃东。


墙头排远岫,塔顶耸遥空。


忍草自然绿,灵花随意红。

秋晴行到水晶山,山近岚光起灭间。
应有幽禅在其寺,避人甘占一生闲。
夜长风雨撼空山,老意幽怀尽自闲。
更是一庵人不到,纸屏藤枕竹炉间。
秋暑未退舍,独游亭午时。
篮舆汗翻浆,陡觉回凉飔。
青春十载前,此地尝娱嬉。
雁声初掠晚山秋,一片烟寒雨未收。
水落空江枫叶堕,岸明沙碛见虚舟。
翠寒云锁雨声虚,眼力无多意有馀。
忽过浅村横落港,秋来惟恐负樵渔。
崇福庵边安静泉,往来渐次四十年。
道人只在山深处,手种青松已拂天。
一会灵山本宛然,因师又见别逢禅。
吾庵钟鼓原无恙,共看炉前一炷烟。
蓊郁千山曲,周游一径斜。
老身多岁月,闲地少风沙。
度密来尤迥,凭高望更赊。
此地潜龙寺,何基即帝台。
细花庭树荫,清气殿门开。
长老多相识,旬休暂一来。
寄榻西湖不掩关,残年犹得伴僧闲。
身投罗网归无路,目送烟云幸有山。
新句忽传文字外,旧游重想笑谈间。
上都太一临天街,千乘万骑频往回。
神嵩太一古所治,曷日属车游豫来。
昔年章圣奉玄寂,离宫万堵临崔嵬。
禅馀无一事,冷面看青山。
明月几时有,白云终日闲。
地虚尘不到,天远手难攀。
觉城向东际,寺在古松湾。
流水意俱远,白云僧共闲。
新吟呈绣佛,旧梦绕囊山。
潦收秋涧静,木落莫山稠。
石路果能滑,杖藜聊此留。
夜房憎豹脚,朝饭忆猫头。
集霰才随紫马回,散花天已御风来。
尘寰瞥地开仙境,和气融春入酒杯。
寒冱潜消人物疠,清吟肯傍簿书堆。
僧家竟何事,扫地与焚香。
清磬度山翠,闲云来竹房。
身心尘外远,岁月坐中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