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孟公好饮宁论斗,醉后关门防客走。


不妨闲过左阿君,百谪终为贤太守。


老居闾里自浮沉,笑问伯松何苦心。

回头烟树各天涯,婺女星边远寄家。


尽眼楚波连梦泽,满衣春雪落江花。


双双得伴争如雁,一一归巢却羡鸦。

漂泊犹戎旅,羁栖且岁年。


又伤南浦别,重醉北桥边。


烟树环江浒,风花簇野筵。

今晨入湖南,甘土绛以紫。


厥壤既殊异,风气当称此。


回思始安城,旧籍赘楚尾。

筹边楼上美髯翁,赤白囊飞笑语中。


勃律天公元采玉,蓬婆雪外昨分弓。


踏筵舞罢平阑月,横槊诗成满袖风。

东葛城头晓月残,乌衣镇上水潺潺。


偶来下马三家市,先见环州百里山。


道路重经浑不记,人情未远尚相关。

居庸东下接榆关,千尺层城万仞山。


秋有桑麻生事足,夜无烽火戍楼闲。


帐前貔虎知严令,岁晚风霜识壮颜。

虎头不以丹青闻,亦不愿策词场勋。


飞而食肉万里相,直与禹迹穷风云。


单书立偃鲸鲵浪,尺棰能穿虎豹群。

故人如有问,新住珊瑚洲。


西望江连海,东观罗与浮。


家贫少生计,人静多春愁。

之子三吴去,为予过秀州。


故人尽高卧,空谷可相求。


梅里山多雪,鸳湖水易秋。

瀛州人物盛前明,讲学钟宜有继声。


况值特科徵俊异,莫将平步羡公卿。


万言制策魁多士,一代边材起本兵。

魏阙江湖别思赊,出门西笑说京华。


八千里路辞乡土,廿四番风羡杏花。


胜友如云新置邸,吉音传电远飞车。

科名天水溯开先,已在昌黎未到前。


瑞兆橡花占庙木,人文离火应星躔。


尚书南渡陈言日,漕使东巡献颂年。

不知颍水清如此,欲比蓬莱似是非。


察见渊鱼宁有意,往来鸥鸟已忘机。


济川便乐风波息,洗耳都疑世事违。

故人相见慰相思,郭外山光瘦益奇。


别去一年谈近状,老来万事入新诗。


秋鸿路远飞何极,穴鼠墙阴悔亦迟。

良知天理孩提爱,皓皓须从暴濯寻。
非圣厉阶谁自梗,慈湖长啸暮烟深。
临岐不作别离情,望里烟霞足此生。
闻鹤已伤行路意,畏人犹讳买山名。
十年瘴海馀秋色,千里云帆入雁声。
子山词赋动南朝,近佐名卿掌玉条。
治邑还持麈尾柄,携家便泛木兰桡。
谢塘春昼偏多思,潘鬓秋风苦未凋。
白头关塞走匆匆,曾玷山公启事中。
妙论微言思落日,荒山穷谷梦悲风。
八哀欲赋嗟无语,三径宜归恨未容。
青管裁篇属旧僚,赓歌奇意亦飘飘。
横徽曲妙谁逃赏,过物风清尽应箫。
此路烟霞催入洛,他年簪笏庆归朝。
木落天高秋气清,黄花开满九江城。
无缘得遂登高兴,空负江州刺史情。
战胜非难守胜难,逆图未伐胆先寒。
焉知天下无诸葛,始信军中有一韩。
当日雷霆归号令,至今烽火报平安。
国身通本春秋旨,海内从教索解人。
绝塞散存专制体,一廛今作幸生民。
少年慷慨犹摩剑,乱后光阴看转轮。
流水易换,客梦迷烟草。
回首望高城,记西山、重重翠扫。
横塘秋水,云锦万荷莲,思往日,对薰风,沉醉花前倒。
茅屋晨鸡早,征骖背华城。
平沙含月迥,远火杂星明。
地瘠人烟冷,山空落叶鸣。
江山冷落今犹在,往事千秋改。
鸡台春去最关情,残月落花时候听流莺。
小楼寒拥银釭坐,独院愁深锁。
解网深仁且莫论,孤臣犹在识天恩。
三年便许朝金阙,万里何辞出玉门。
沙暗阴山秋猎壮,雪明瀚海夏裘温。
赤伏终休运,前营落大星。
皇王空礼乐,江汉閟英灵。
断垄牛羊入,空山草木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