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使君横槊赋诗回,断取天风海雨来。


彩笔从今闲不得,雪花梅蕊一时开。

仄径难胜四牡騑,扁舟辛苦凿冰归。


简书鞅掌吟诗苦,并与东阳减带回。

小雨萧寒破晚晴,疏疏密密滴檐声。


乌鸦盘舞黄云乱,早与商量雪意生。

看红梅未了,搴杜若,结幽兰。
喜树遮云鬓,地开月面,竹亸风鬟。
投竿。

琴川落日水粼粼,回首重来十二春。


山色依稀乌目旧,风烟惨淡白头新。


倚空雉堞森城守,满城戎衣感戍尘。

东山葱岭意悠悠,谁访甘陵第一流。


送客筵前花中酒,迎春湖上柳同舟。


纵回杨爱千金笑,终賸归庄万古愁。

隽誉高乡品,仙姿并国游。


新恩绀纶绶,遗社酎金侯。


赋阁诸伧笔,尘缁倦客裘。

县事颇清暇,山椒成雅游。


群彦毕追随,君子信徽猷。


林搆级石登,沿涧俯清流。

芳兰阽粪壤,贞女议少房。


为计堕媒舌,父母惑如簧。


女子何所知,衷心不分明。

虞山青近东海头,正对元龙百尺楼。


半山闲身刚得隐,四时佳景更宜秋。


屐曾蹑后犹余齿,帘为看来懒下钩。

古县沧浪外,精蓝缥渺间。


木枯曾阅世,龙老解分山。


鸟道秋迷迹,禅房昼掩关。

知尔鸣琴报政成,琴川一带尽春声。


青门忽饯神明宰,紫禁聊为献纳行。


束发已论当世事,批鳞宁爱异时名。

词林矫矫并人伦,抗疏那妨丞相嗔。


坼地黄河双砥柱,回天白日一金轮。


片言色借宸枫重,万姓声传谏草新。

水行已兼旬,舟楫苦驰逐。


晨昏侣鲛鳄,出入同雁鹜。


黑风无终竟,白浪仍反覆。

曳橹梦轻,平窗秋远,壶觞犹负清景。
岁华归去晚,雁鹜惊霜冷,多愁更添旧病。
又天涯、布帆催暝。

久缘迫陕悲时俗,海峤春临思若何。


地涌龙蛇争起陆,天投星斗横翻波。


封疆坐觉华夷并,气候常看雾雨多。

春早湖山雨半晴,有客邀我观沧瀛。


泽国冥冥蒸海气,石滩浅浅斗江声。


日月回旋一岛小,金银色相十洲明。

儒科一废四十年,甲寅诏下初兴贤。


鸡窗夜半同起舞,竟让祖生先著鞭。


去乘騄駬首燕路,归骑赤鲤游琴川。

山灵邀上客,鸡犬类秦馀。


洞里忘年月,人间笑簿书。


清谈容谷答,梵呗度松虚。

御去风泠泠,长廊次竹亭。


云晴还复湿,泉酌更宜听。


池上论茶谱,林间检鹤经。

琴川网罟如云起。
水涨蒌蒿长满地。
欲将佳咏继欧梅,体物茶烟无好意。

归也悽然,迤逦垂虹,孤帆夜深。
问匆匆草草,伊人何许,生生死死,此恨焉任。
卢橘年华,黄梅节物,但著思量总不禁。

郁郁佳城枕大冈,颜曾而外见文章。
西河并世同传教,南国千秋此破荒。
偶试弦歌偕宓子,若论豪杰过陈良。
东风吹柳拂征车,感激恩生谒告馀。
几日从班虚禁苑,一宵归梦绕丘庐。
碑当有道铭谁撰,诰出颜公手自书。
几年相识刘师服,命棹还家不可留。
客路晓风吹雁度,关河春水带冰流。
行边佳什倾诸老,醉里高情薄五侯。
行台徐公公肃字,作宦屡更天下事。
顾名思守父师言,主一题斋远相示。
圣人立教先敬身,大贤受训仍书绅。
都下相过日,于今似隔年。
家传从歙徙,谱拟会吴编。
旧业寒江上,新坟夕照前。
夐异寻常士,蜚扬四十春。
群鸥方狎座,一鵩遽当辰。
勇见辞荣早,劳因按节频。
天寒日暮竟何之,纵不长年亦自悲。
多谢后来新雨露,从今誓不上高枝。
一番摇落谢芳馨,如此江山恨独醒。
赖有遗民唐珏在,荒陵蔓草哭冬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