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喝破炎尘一锡飞,迂程千里访衰迟。


袖中明月无时价,面上清风似故知。


契顺何求惟勇义,参寥欲去且谈诗。

残照城东,风急处、暮笳声咽。
正卸毂、平原祠外,前行瞻谒。
作郡回思天宝日,九重乐极金瓯缺。

消他几句愁边稿。
断送诗人了。
柳阴青粉谢家墙。

恼春心事消魂景。
并入香奁咏。
落花小院夕阳黄。

丹凤翩翩五彩衣,也随计吏上京畿。


十年便可从师学,千里还应念母归。


水驿行经春草绿,天门朝罢雪花飞。

潇潇山雨夜鸣鸡,梦里怀归意转迷。


林下今年寒更早,谁拈黄叶止儿啼。

苦忆经年别二雏,喜从片楮见挥濡。


诗书幸不遭涂抹,文字何妨效拓摸。


通子讵怜彭泽老,伏君未觉济南孤。

在昔提携惯,于今学语喧。


未能觅邻果,已解到盘飧。


岁弱怜吾老,时危幸汝存。

春来三日君即归,长安陌上车尘飞。


沧洲有约自知晚,白雁多情相见稀。


千里还应叹萍梗,一樽谁更采芳菲。

登台北瞻此何世,漫嗟寥落依松桂。


英雄有待岂徒老,泽龙神变随巨细。


黄金买丝秣陵市,好绣平原赵公子。

长乐歌钟醉五侯,沧浪何似泛扁舟。


无人解得闲中意,云满秋空水自流。

怅望乡园去计违,春来惟有思依依。


客程故向南天远,花信偏于北地迟。


汉帝苑边卢橘熟,秦陀墓上鹧鸪飞。

朱衣和泪别龙庭,瘦马嘶风出凤城。


托迹禁闱原已重,之官名邑未全轻。


驰驱只笑儒生拙,悯念难忘圣主情。

勋名本不到旗常,徒得烟霞冷趣长。


林下一瓢桑落酒,谁云得及市朝香。

银壶绿酒沾春宴,环佩朝回奉天殿。
平生不作儿女悲,独向高彬泪如霰。


高彬昔年桑梓雄,好贤乃有古人风。

零星矮屋茅数把,散住榆林柳林下。


磊墙遮雪防骤风,妇女颓垣拾砖瓦。


黄牛买得新垦田,土戟犁浅牛欲眠。

古原县郭如荒村,家家草屋荆条门。


自罹丧乱新复业,千家今有一家存。


稚子采薪割蒿草,妇女携筐拾梨枣。

丹成八极恣神游,蕊阙风随鹤骑秋。


上苑看花犹一梦,五云回首帝王州。

天台二月风景新,石桥流水起龙鳞。


美人相约看花去,云暖洞房仙帐春。

蒲团静坐思窈冥,清昼只诵大洞经。


碧坛玄鹤忽飞起,琪花乱落风泠泠。

炼得梅花白雪颜,关元静夜浴金丹。


呼龙起种春田玉,白日山精倚树看。

羽步天坛礼帝居,星文拱北似连珠。


寒云不锁丹砂井,一夜虹光彻太虚。

尘缘静尽觉神清,对月虚堂炼鹤形。


采得石楠花上露,研朱自点石台经。

自入珠宫捧玉宸,别招猿鹤作新邻。


空林寂静无来客,千载丹枫作老人。

半世为儒好自轻,狂歌浪谑斗诗声。


内庭消尽还丹火,传得江湖说姓名。

柏子香消昼景迟,坐调元气学希夷。


旁人那解玄中意,文火温温只自知。

江上好景莫虚度,屋边乱红今已深。


不是春风相勾引,道人争看日携琴。

初开草堂三五日,池上鸥鹭日频来。


桃花枝嫩未堪折,杨柳阴疏还更栽。

不觉门外春已过,只说饮酒日豪吟。


林花尽褪娟娟色,涧竹都成密密阴。

邻屋白酒近初熟,老子尽日为花忙。


将随粉蝶联翩舞,欲趁游蜂上下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