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天际云帆百尺开,广西移去广东回。


未成老大归朝计,且喜平安出岭来。


竹马共迎新使节,松斋暗锁旧莓苔。

二十年前尚宝卿,一官万里去来程。


海天欲尽东南地,乡国遥悬旦暮情。


鸥鸟斜阳随野钓,杏花微雨促春耕。

怪石巉巉上泬寥,昔人于此奏箫韶。


水清但有嘉鱼出,风暖何曾毒草摇。


今日淹留君按节,当时嬉戏我垂髫。

玉树映阶秀,玉节逐年新。
年年九月,好为阿母作生辰。
涧底蒲芽九节,海底银涛万顷,酿作一杯春。

越台海山清更雄,曲江间出曲江公。


宪台师表光且耿,濂溪留下濂溪井。


赵侯端是宋间平,妙年策名千佛经。

国朝以来妙人物,近世独数乾道年。
后皇乃武再开辟,欲倾东海洗乾坤。


九渊探珠岩采璞,天地为纲罝群贤。

已愧双旌古晋陵,更堪一节古羊城。


偶逢旧治年频熟,忽署新衔手尚生。


山与君恩谁是重,身如秋叶不胜轻。

玉节星槎下九天,祝融海若让云烟。


故人一别还三岁,新句如今更几篇。


忆昨待班南内否,论诗看雪未央前。

皎皎风前玉树,煌煌腰下金符。
陈琳檄草右军书。
香满红莲幕府。

家声远继河西守,游宦多便岭外官。


南海无波闲斗舸,北堂多暇得羞兰。


忽闻常棣歌离索,应寄寒梅报好安。

疏屡循墙诏屡催,绣衣安得更徘徊。


直从象窟埋轮去,曾向龙墀折槛来。


度岭尊尧心未已,登台叫舜首频回。

束缊宵行十里强。
挑得诗囊,抛了衣囊。
天寒路滑马蹄僵,元是王郎,来送刘郎。

忘家甘旅食,忧国属愁颜。


有客佩金印,何人守玉关。


风霜晚秋后,天地夕阳间。

千里长城手,如何在广州。


共谈天下事,莫上斗南楼。


瘦露封侯骨,忠怀报国秋。

志士规模远,非时展布难。


莫言南地暖,须念北风寒。


楮贱伤财力,兵骄稔祸端。

乾坤虽广大,人物不能多。


议论还诸老,文章自一科。


从横负才略,缓急任干戈。

使君佐郡俨行春,开府知名下令新。


手挈万金收死士,身藏半绶见乡人。


部分卷甲趋春雨,弩矢成行夹画轮。

亲承节命远征兵,暂侍高堂锦服明。


横海旧多经战士,狭斜新识少年名。


宿依山店樵苏寂,行负藤于结束轻。

落叶正飞扬子渡,行人又上广陵船。


过江载得秋多少,老雁一声霜满天。

青衫羸马帝城西,祖道无人落日低。


犹有若卢方亩地,赪衣能作数行啼。

微官远道不须论,过里先高驷马门。


非关狱吏生来贵,为是于家有子孙。

汉家文苑传,早已著吴均。


谁更兼循吏,君无让古人。


泱泱东海色,浩浩广陵春。

向来明月璧,曾倚白云司。


年事吾堪后,风裁汝更宜。


扶摇催撇捩,留滞夺委蛇。

山川知粤尽,风物到吴新。


旧业馀孤隐,时名傍此身。


酒旗随处是,诗卷未全贫。

久羡江淹笔,仍扳陆贾车。


别怀唯尔赋,新论是谁书。


鸠署残星外,羊城明月初。

炎方文学地,教育忆庄渠。


吾道先无欲,人师不在书。


愿将时雨化,长被祝融墟。

斯道濂溪后,江门是大宗。


今君至南越,何以起文恭。


玉振微言在,苔生古路封。

君不见锦衣白马若雷电,当朝气势人争羡。
顾君出入身不移,心看富贵同贫贱。


二三贵人随至尊,冠冕剑佩如云屯。

怜君不得意,春尽独还家。


路入蘼芜草,亭深枳壳花。


客舟江上远,乡树岭南斜。

韬向筒中一握轻,风漪八尺胜桃笙。


文编黑白蚺皮滑,漆透丹黄虎魄明。


坞上卷将沧海色,岭南寄与故人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