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文采将军胄,知交逾十年。


何期桑梓地,遂得令公贤。


岂弟多新政,精微有内篇。

虢田留古宅,入夜足秋风。


月影来窗里,灯光落水中。


徵诗逢谢客,饮酒得陶公。

满县棠梨春着花,郎官书奏觐京华。


帆开楚水犹逢雁,道过金坛得到家。


紫禁曙钟云外听,白门春酒日边赊。

玉泉神运寺,寒磬彻琴堂。


有境灵如此,为官兴亦长。


吏愁清白甚,民乐赋输忘。

吏习久不振,斯人方起衰。


循良追古道,儒雅式今兹。


政洽看鹰化,心闲有鹤知。

灵兔脱颖铦如锥,束身归命供指挥。
紫羊之肝青麟髓,相将水石同襟期。


楮生辗转拂玉案,借问主人何所为。

五岭丹砂窟,神仙作令多。


文章鸿渐陆,枳棘凤巢阿。


高缀赤松实,旁分泷水波。

佳气郁葱葱,琴台日出东。


五弦弹解愠,六月来薰风。


闻者饮馀善,与人存大公。

旧识罗浮子,西归惠好音。


一官清似水,四野沛为霖。


游刃良庖技,挥毫郢匠心。

不到泷中久,难忘最胜缘。


梅砰城外寺,龙井石间泉。


白日供身老,青山待我禅。

百里歌声奏管弦,三台驰疏达甘泉。


椿萱日永高堂上,桃李云蒸大邑前。


灿烂冠裳龙阙下,飞扬纶綍凤池传。

空斋一榻卧莓苔,上国双旌叩草莱。


拂剑星光延浦合,飞觞云色幔亭来。


诗传励志惊高唱,赋倚思玄识异才。

荧煌车盖集檐牙,握手孤城送暮笳。


紫气乍浮苍岭月,清光时坠赤城霞。


双飞玉舄高天外,独奏瑶琴大海涯。

拥辙千家泣道旁,飞书谁为转循良。


清霜乍徙朝歌署,白雪俄深单父堂。


柳色映檐江浦近,梅花入梦海天长。

绮席华筵拥上宾,飞花寒夜迥生春。


无论汉水千株发,转觉河阳万树新。


艳色并看琼作圃,清光遥映玉为人。

屐齿苍茫破绿苔,飞缄云色满蓬莱。


应怜疋马齐东驻,敢望双鸿代北来。


遥夜石函干斗气,异时金镜补天才。

二曜五纬万古悬,甘石之学今不传。


术家能以天占人,圣人乃以人占天。


仁义礼智性所具,吉凶祸福命使然。

潘令新诗忽寄来,分明绣段对花开。


此时欲醉红楼里,正被歌人劝一杯。

逸妻稚子应沟壑,归路茫茫东去遥。


凉叶下时心悄悄,空斋梦里雨萧萧。


星霜渐见侵华发,生长虚闻在圣朝。

苍茫野色度旌旗,平子乘骖西去时。


荒草乍经多事地,高秋更赋几愁诗。


黄尘风静周畿甸,紫塞云屯汉虎貔。

自古悲行路,于今更畏途。


才名收倚马,宦计失飞凫。


白日晴开越,青山乱入吴。

快阁登临秋更宜,暂停征舸共来窥。


檐前落木风兼下,天际归云雨乍随。


鸟渡平芜烟漠漠,帆移远浦树离离。

野寺移樽木叶苍,南山佳色对重阳。


闲阶坐爱莓苔静,深院时闻松桂香。


岂有参军来落帽,偏宜陶令与传觞。

静躁固异秉,出处良一途。


岩前东来人,翻然应时须。


赫赫帝者师,去与赤松俱。

文章盖代手,千载柳柳州。


落笔记山水,奇香撼琳球。


开卷一再读,宛若从之游。

百城何岧峣,储清自太初。


静境超人寰,群仙之所居。


清都閟宝箓,宫阙函丹书。

远游何处寄行踪,越绝天南几百峰。


官暇弹琴逢单父,客来停骑似临邛。


清香燕寝秋悬榻,明月严城夜听钟。

每喜论文久,那堪又送行。
壶深淹别酒,歌短促离程。
水驿孤临渡,寒山半隐城。
历尽羊肠路几千,何缘孤棹到中川。
乘流幸借张融舸,被酒兼如李白船。
政乐已闻歌瑞麦,官贫时自赋贪泉。
薄海真多幸,琴鸣几度花。
量留因保障,召对首清华。
绣斧频推毂,铜章两及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