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北望平川,野水荒湾,共寻春、飞步孱颜。


和风弄袖,香雾萦鬟。


正酒酣时,人语笑,白云间。

峨嵋月入平羌水,叹息吾行俄至此。
谪仙一去五百年,至今醉魂呼不起。


玻瓈春满琉璃钟,宦情苦薄酒兴浓。

年光诗思竞鲜新,忽漫韶华逗晚春。


止为花开停十日,已怜腰缓足三旬。


枝枝媚柳含香粉,面面夭桃拂软尘。

月地参差影,风檐取次花。


酒为春主掌,贫是老生涯。


湖海扁舟去,江淮到处家。

舵楼横笛孤吹,暮云散尽天如水。
人间底事,忽惊飞坠,冰壶千里。
玉树风清,漫披遥卷,与空无际。

忆昔试艺时,年丁二十九。
不谙精与粗,运笔若挥帚。


欲尽王霸言,自寅直窥酉。

阴山西下五千里,大石东过二十程。


雨霁雪山遥惨澹,春分河府近清明。


园林寂寂鸟无语,风日迟迟花有情。

闲居久惯西湖好,棹入西溪路转幽。


万顷秋阴压秋雪,一天凉雨洒轻舟。

寒鸦流水绕孤墙,访旧重来举叶堂。


祇共癯僧寻野饭,曾无秋菊荐寒香。

病起西山更有情,若为青眼慰劳生。


虽然不作伤心碧,一片萧疏画不成。

英气清愁总作尘,一盦同证法华因。


当年绝妙笺词手,应作山门接引人。

钱塘帝都会,西湖地灵杰。


天目日夜翰,神瀵汇兹穴。


山拥三面螺,城弯半弓霓。

石榻梦能浅,偶然甘雨零。


乱烟萦处合,幽梵坐来停。


薜挂疑相媚,松眠乍欲醒。

一炬丛祠逐楚瞳,令君独有狄家风。


从他愤惋难为报,与说咸阳三月红。

十八娘红生荔枝,蚝房舌嫩比西施。


更教何处夸三绝,为有畲郎七字诗。

愧君虚号谪仙人,一点仙源觅未真。


可为出山呼小草,山中久自有风尘。

天许青山换布衣,却防诗社畏金绯。


屠郎鼓吻徐郎笑,满载五湖明月归。

七子中原雅唱酬,向余何事晚方求。


但教寻得河源路,天柱昆仑在上头。

美人曾寄红珊瑚,相见仍投明月珠。


十五秦城偿不得,老夫无计且卢胡。

五柳柴桑比更青,新诗字字敌山灵。


知君不爱郎官宿,爱向江湖唤客星。

钱塘昔所游,形胜此邦最。


尚想凤凰山,飞翔落天外。


胸吞沧溟宽,江水渺如带。

青槐树树烟,客舍苑墙边。


羸马饮秋雨,短衣行暮天。


芙蓉思故国,蟋蟀感流年。

秋风兮凄凄,山中兮桂枝。
弹余冠兮尘堕,芳草绿兮未归。


家遥遥兮辞楚荆,伤去国兮重登临。

江南有狂客,气欲横九州。
朝为长安市上游,暮出箦中思报仇。


皇天恐尔狂不休,囚锁置之东海头。

繁霜堕众木,朝光破初寒。


游子侵旦发,隐忍行旅艰。


走马东郊门,别愁莽无端。

虎溪闻虎声,三笑震天地。


六逸逢恶少,回车有何事。


劫去罗浮峰,四百三十二。

岩壑萦回云水窟。
林深路断迷烟客。
茅屋数椽携杖舄。
簿书填委我何堪,茶串携寻井水甘。
幻境岂能喻十十,禅机聊喜契三三。
竹风敲玉清音迥,荷雨跳珠绿影涵。
怀冰高韵暑天寒,况有波澜在笔端。
可但风流称不坠,故应哺啜亦堪观。
坐曹行赴陈蕃榻,待戍方弹贡禹冠。
篆畦今夜月,先暝启黄昏。
狐叫青峰径,僧归白石源。
分灯三户市,打鼓七郎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