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谁谓嵩颍客,遂经邹鲁乡。


前临少昊墟,始觉东蒙长。


独行岂吾心,怀古激中肠。

落日风雨至,秋天鸿雁初。


离忧不堪比,旅馆复何如。


君又几时去,我知音信疏。

古堤迎拜路,万里一帆前。


潮作浇田雨,云成煮海烟。


吏闲唯重法,俗富不忧边。

郑君廊庙姿,才识天下冠。


若华升朝霞,可望不可玩。


胸中富文史,蔚蔚锦绣段。

忽忽岁云暮,相望限风烟。
长歌欲对酒,危坐遂停弦。


停弦变霜露,对酒怀朋故。

朝沐敞南闱,盘跚待日晞。


持梳发更落,览镜意多违。


吾友见尝少,春风去不归。

府中相见少,江上独行遥。


会日起离恨,新年别旧僚。


春云犹伴雪,寒渚未通潮。

君去民称颂,吾州录事廉。


平心决蛮触,恕笔谳髡钳。


守法仁人勇,持身处女严。

诸公学道,略听予言。
如同干句家缘。
试看登杆踏索,走马行船。

子为郡从事,主印清淮边。


谈笑一州里,从容群吏先。


手持三尺令,遣决如流泉。

知州宅畔繁如雪,录事厅前落似梅。


副使官闲花亦冷,至今未有一枝开。

习家寒食会何频,应恐流芳不待人。


已爱治书诗句逸,更闻从事酒名新。


庭芜暗积承双履,林花雷飞洒幅巾。

何意廉从事,还来会默仙。


寒空惊雪遍,春意入歌偏。


瑶草三花发,琼林七叶连。

阮咸别曲四座愁,赖是春风不是秋。


漫漫江行访兄弟,猿声几夜宿芦洲。

前林夏雨歇,为我生凉风。


一室烦暑外,众山清景中。


忘归亲野水,适性许云鸿。

退食高楼上,湖山向晚晴。


桐花落万井,月影出重城。


水竹凉风起,帘帏暑气清。

清江百尺石为城,太华千峰积雨晴。


官府几时书帙静,渔舟尽日钓丝轻。


故家好访春秋学,上国多传月旦评。

之官便是还乡路,白日堂堂著锦衣。


八咏遗风资逸兴,二溪寒色助清威。


曙星没尽提纲去,暝角吹残锁印归。

几许兴亡,凭谁料理。
血痕一缕留青史。
从来白刃杀英雄,恹恹儿女丛中死。

每到友朋相会地,未尝一日不思君。


小诗曾托乡僧寄,善政因逢故客闻。


山上仙踪丹鼎在,郭边溪色市桥分。

已矣郑录事,功名与愿违。


须翘如插戟,体弱不胜衣。


白日长江去,青山何处归。

山色满公署,到来诗景饶。


解衣临曲榭,隔竹见红蕉。


清漏焚香夕,轻岚视事朝。

白鸥黄鸟动春声,绿树清波称晚晴。


何用城中走尘土,只消江上过清明。


深村浊酒还堪醉,野老狂歌亦有情。

成名不遂双旌远,主印还为一郡雄。

赤叶黄花随野岸,青山白水映江枫。

巴人夜语孤舟里,越鸟春啼万壑中。

北人南去雪纷纷,雁叫汀沙不可闻。


积水长天随远客,荒城极浦足寒云。


山从建业千峰出,江至浔阳九派分。

五云溪水碧萦湾,纯浸蓬莱郡里山。


金跃冶垆龙已化,箭空仙的鹤长闲。


棹歌洲渚芙蓉外,人在楼台罨画间。

叹息不相见,红颜今白头。


重为西候别,方起北风愁。


六月胡天冷,双城汾水流。

解巾州主簿,捧檄不辞遥。


独鹤九霄翼,寒松百尺条。


晨装沾雨雪,旅宿候风潮。

风沙眯行人,日脚黄无光。


愁鸱蹲古木,冻雁拾馀粮。


荒城鸡犬寂,古堠荆蒿长。

之官逢计吏,风土问如何。


海口朝阳近,青州春气多。


郊原鹏影到,楼阁蜃云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