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暮紫峰头别有春,百花开处接芳邻。


金鐏尽醉登龙客,世味宁消嚼蜡人。


竹杖看云容散诞,鬓毛添雪更精神。

住世不必丹砂床,清心寡欲岁月长。
应世不必风云会,功成名遂身须退。


遁世不必颍水滨,良田方寸无嚣尘。

当年词笔擅灵光,白首青袍厌旧行。


曳杖少游行下泽,吹篪仲举在长杨。


庭前玉树森兰桂,阙下琼花忆棣棠。

不学文园赋倦游,高风遥夜揽貂裘。


枥傍骥尚思千里,厨下鲭长合五侯。


桂树丛生淮海岸,桃花深发武陵丘。

艺苑灵光四十春,翩翩奇气上青旻。


飞翔鸾鹤三千界,惨淡龙蛇百六辰。


北岭彦伦非异族,东吴公瑾是前身。

我才伤朴樕,吾道属艰难。


未遂三豪遇,那知一笑欢。


湖山晨溢翠,风雨夜沾寒。

夏盖山前湖水平,杨梅欲熟雨冥冥。


吴门乱后逢梅福,辽海来时识管宁。


野雾连村迷豹隐,江风吹浪送鱼腥。

岂当容易慕陶潜,莫枉明时振废淹。


薄宦怀情虽自减,竦人声价为谁添。


雷霆威重休轻许,雨露恩饶可共沾。

江楚名儒不姓庞,云山次第到湘江。


石头路滑苍苔遍,螺髻春深烟树降。


看竹最宜风满座,闻花应爱鸟窥窗。

数数离家谒上方,此回陪客趁春光。


蹋穷芳径草新绿,啼遍杨枝莺旧黄。


出郭未除寒食火,入山偏近野棠香。

道许心交密,诗传醉墨温。


乡闾称丈行,艺苑服专门。


花月台端瑟,江云树下尊。

诚心接物定吾曹,蔼蔼风期意甚高。


每谓交梨同火枣,何殊兔角与龟毛。


道真不契君宜问,来日无多我岂逃。

庵扉深向白云隈,尘外朋游首重回。


三叠琴心融内景,一窗宴坐蕴真胎。


雨催芝术依微绿,花发菖蒲积渐开。

平生闻说苏养直,鞅掌尘劳惭未识。


清江韵语百代尊,拟望孤撑徒著屐。


未将经纶在廊庙,且落珠玑满泉石。

武夷山秀建溪清,身隐心闲事不萦。


前古是非为己任,故乡人物与谁评。


劝农春垄巾频折,逢客秋郊盖暂倾。

水陆都无数舍程,鱼符龟印苦相萦。


梦魂长绕龙门坂,姓字终悬月旦评。


鲍室清琴应独抚,融樽渌醑共谁倾。

何年出蜀访南宗,深锁闲房翠藓重。


振锡忽闻游地肺,题门兼得谒人龙。


行吟一路高秋月,投宿斜阳远寺钟。

玉绳差差月澄曙,银汉西流天尽处。


晃朗惊浮玉井莲,空明似见婆娑树。


澄曙光连宿鹭翻,关山影逐行人去。

梵宇凭虚构,僧房隐树开。


窗间时见虎,山下或闻雷。


路绕岩腰上,泉通石骨来。

出门候亲知,引望欣往即。


崇林既前登,修坂亦屡陟。


浮云正东驰,馀景忽西匿。

霜飞平野月光微,银烛高台烂有辉。


盘送璚芝冰线滑,杯行琥珀酒波肥。


早春已觉随年至,佳客偏伤与愿违。

北平西蜀路绵绵,惊梦愁心各黯然。


见日清尊须共倒,暮春华发总堪怜。


寒云三峡啼猿外,秋雨重湖落雁边。

故人旧别向西川,移谪淮山苜蓿田。


容易繁稀花着雨,寻常员缺月当天。


四章诗忆京城送,八月书闻历下传。

对月怜今夕,看云忆往年。


秋光连武姥,诗兴在禾川。


花底吹箫坐,松根枕石眠。

谁似匏庵散澹人,暮年诗思转清新。


山房酒醒闲无奈,乘月还来看绿云。

西城闲访葛洪家,篱落秋馀白豆花。


高枕自知无俗梦,数椽茅屋在烟霞。

古来词客自悲秋,江上斜阳正倚楼。


南望战云迷越徼,北移王气绕燕州。


几家避乱偏多苦,诸将成功各自谋。

醉后情俱远,难忘素浐间。


照花深处月,当户旧时山。


事想同清话,欢期一破颜。

尧泽润天下,许由心不知。


真风存绵绵,常与达者期。


有道吾不仕,有生吾不欺。

题诗苦忆城南郭,喜见归来鹤姓丁。


双鬓野风吹汝白,一灯江雨向人青。


志士长嗟灵寿杖,史官独失少微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