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东南富水木,寂寥蔽光辉。


此地足文字,及时隘骖騑。


仄雪踏为平,涩行变如飞。

玉蹄裂鸣水,金绶忽照门。


拂拭贫士席,拜候丞相辕。


德疏未为高,礼至方觉尊。

手锄手自勖,激劝亦已饶。


畏彼梨栗儿,空资玩弄骄。


夜景卧难尽,昼光坐易消。

都城多耸秀,爱此高县居。


伊雒绕街巷,鸳鸯飞阎闾。


翠景何的砾,霜飔飘空虚。

悬途多仄足,崎圃无修畦。


芳兰与宿艾,手撷心不迷。


品子懒读书,辕驹难服犁。

疏门不掩水,洛色寒更高。


晓碧流视听,夕清濯衣袍。


为于仁义得,未觉登陟劳。

宾秩已觉厚,私储常恐多。


清贫聊自尔,素责将如何。


俭教先勉力,修襟无馀佗。

耸城架霄汉,洁宅涵絪缊。


开门洛北岸,时锁嵩阳云。


夜高星辰大,昼长天地分。

立德何亭亭,西南耸高隅。


阳崖泄春意,井圃留冬芜。


胜引即纡道,幽行岂通衢。

崎岖有悬步,委曲饶荒寻。


远树足良木,疏巢无争禽。


素魄衔夕岸,绿水生晓浔。

山廨不营堵,筠篁为密篱。


初年固可蔽,晏岁不能支。


已被巢蜂蠹,复为荒葛蔂。

小梅零落雪欺残,浩荡穷愁岂易宽。


唯有郎吟偿晚景,且无浓醉厌春寒。


高斋每喜追攀近,丽句先忧属和难。

十载风尘意气中,剧知倾盖解相同。


朝阳此际多鸣凤,野父由来不避骢。


出匣星文欣自吐,当樽风色为谁雄。

君前潞河发,我前广陵去。


野人工策蹇,使者虚乘遽。


北风江上来,停云冒成絮。

当年职都水,曾不入其门。


德重文章杰,年高道义尊。


虽闻传国士,恨不识王孙。

慈母音容阻见闻,举头何处是并汾。


心思白发千茎雪,目极青天万里云。


寒逐晓鸦采点点,暖随春雁去纷纷。

一篇虺诰炳丹青,九字汤铭灿日星。


不是菜朱曾有语,安能子墨重书铭。


乾坤纳纳应无外,江汉滔滔岂暂停。

同年吾忆郑盘翁,独向盘铭紧用工。
似玉躬行勤淬砺,如棋世事极磨砻。
初年晚节浑无斁,昨日今朝便不同。
明朝莫问晴和雨,骑马能来看菊花。
岂是省郎无酒对,不知此处似陶家。
坐来清听满风前,顿觉烦襟为洒然。
马上功名真是梦,杯中岁月莫非仙。
浮云对岭张图画,鸣鸟藏花杂管弦。
青骢人正避,皂帽客犹来。
酒以金鱼换,谈容玉麈陪。
迎风开岳色,消暑倚霜台。
恩深逐客赋南征,太白苍苍匹马行。
直以孤忠酬圣主,岂将谏草慰平生。
秦台汉畤悲歌日,陇雪洮云遗世情。
银缸生暖色,谁省在霜台。
月傍琼枝出,花攒火树开。
杯盘欢五夜,赋颂见群才。
霄汉勋名喜致身,薇垣望重自西秦。
心应许国终怀赤,鬓为忧民早博银。
公道定知归太史,清朝无愧作闲人。
平生七不堪,造物不能令。
从人较痴黠,百负未一胜。
一丘收桑榆,外物听衰盛。
蜀人犹说种难成,何事江东见接生。
席上若微桃李伴,花中堪作牡丹兄。
高轩日午争浓艳,小径风移旋落英。
并水邻家小,通村野径幽。
好山常对户,高树半藏楼。
日出岚光净,春回淑气浮。
涉世情何苦,幽居兴独忺。
梅花经雪瘦,橄榄着霜甜。
石径羊肠小,云峰马耳尖。
粉堞晴云结晓停,犹怜夙雨夜冥冥。
金汤喜见千年险,恩怨宁论百口荧。
漫对酒杯同举白,渐看农谷已抽青。
草堂三日风雨惊,闭户不闻车马声。
书签颇怪燕泥湿,井屋忽看春草生。
王孙亦在城西住,手种团团青桂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