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雪山刁斗不停挝,夜把军书敢顾家。


珍重玉堂今夜梦,静闻宫漏隔宫花。

桂海冰天老岁华,直庐重上玉皇家。


当年曾识青青鬓,惟有东墙一架花。

访旧光阴二十年,残僧相对两依然。


木兰已老无花发,石竹依前有麝眠。


万户直须龟手药,一龛何用买山钱。

旧游不合到心中,把得君诗意亦同。


水馆酒阑清夜月,香街人散白杨风。


长绳系日虽难绊,辨口谈天不易穷。

西风渺渺月连天,同醉兰舟未十年。


鵩鸟赋成人已没,嘉鱼诗在世空传。


荣枯尽寄浮云外,哀乐犹惊逝水前。

兵书一箧老无功,故国郊扉在梦中。


藤蔓覆梨张谷暗,草花侵菊庾园空。


朱门迹忝登龙客,白屋心期失马翁。

雪堂蜜酒花作醅,教蜂使酿花自栽。


堂前雪落蜂正蛰,恨蜂不采西山梅。


漫浪饮处空有迹,无酒可沃胸崔嵬。

莎径依然见莎叶,莲塘无复有莲花。


更看白水满城下,说着当时龙骨车。

冬日萧条公府清,独将诸吏上高城。


而今何处异畴昔,铁墓下闻狐夜鸣。

湖山饶邃处,曾省牧之游。


雁落葑田阔,船过菱渚秋。


野烟昏古寺,波影动危楼。

昔掌纶言提史笔,心思目力两徒劳。


藏山书可秃千兔,钓海力能连六鳌。


空有风号陵上柏,更无春到观中桃。

陌上传宣学士声,旋施席帽拂华缨。


催誊制草依时进,多点宫莲彻夜明。


五相一翁真薄命,三君八俊总虚名。

童蒙颇慕舞雩乐,老病犹参立雪碑。


愧我高年成后殿,输他半夜得单传。


著书有子诠中说,覆瓿无人守太玄。

盛名岂敢侪三俊,痛饮犹堪入八仙。


屈指淳熙遗老少,到头元祐几人全。


松为明误夭千岁,薰与莸并臭十年。

蚤从南浦晚南塘,二老联翩返帝旁。


天上庆云谁属和,斗间紫气久无光。


已埋玉树难扶起,所宝银钩永袭藏。

阿兄昔作临漳宰,飞盖西园继昔贤。


铜爵砚傍春判牍,鸬鹚坡上夜回船。


五湖归隐头今白,昨夜思君月正圆。

曾上高台望翠微,重来悲叹客难期。


章华苍莽寻无处,云梦逶迤寒更迟。


墨客多情曾痛饮,玉箫何处弄妍词。

高鸦隔谷见,路转寺西门。


塔影荫泉脉,山苗侵烧痕。


钟疏含杳霭,閤迥亘黄昏。

云根禅客居,皆说旧无庐。


松日明金像,山风向木鱼。


依栖应不阻,名利本来疏。

漠漠春从天际来,春旗已在望春台。


寒销岭上容梅落,暖拂江南放雁回。

星杓夜压禁城东,葭縠晨飞玉管中。


扑扑烟花千户暖,嘈嘈歌吹九门风。

楼角红阳上翠旗,钗头新燕一双飞。


天将美景催行乐,剪尽春云作舞衣。

故岁犹长新岁晚,东君破腊便回春。


花枝稍稍暗红上,已觉轻寒不著人。

汉宫节物重年华,宝胜迎春绰绰斜。


不待东风吹煦力,剪刀催出上林花。

清晓东郊转翠舆,苍龙驱暖入储胥。


便回天上阳和气,散作人间宽大书。

陕楼重倚望轩城,百感中来久未平。


屈指疑迁饶岁月,逼身添重许功名。


飞觞置酒高阳兴,旧树攀条司马情。

讽书小史非新至,比舍名郎半昔游。


君算青云多少地,三年来作北平侯。

帝梧春早二鸾飞,羁羽孤翻得树迟。


今日并巢阿阁畔,依然同识旧栖枝。

官事未易了,田家胡不归。


烟原射雉乐,春糁养鱼肥。


菜密成岩幄,萝长代石衣。

昔住匡庐北,无人知姓名。


侵云收谷粟,引蚁上柑橙。


寒雨雪兼落,枯林虎独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