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坐西林寺,从来未下山。


不因寻长者,无事到人间。


宿雨愁为客,寒花笑未还。

铃索无声讼牒空,妙香寮外水冥蒙。


长安故旧如相问,今在江西道院中。

危坐东窗日自长,幽人不出雨何妨。


未论饱饭三秋乐,且说高眠一枕凉。


晴后却疑犹点滴,夜深应是更淋浪。

三月既晦,维暮之春。


居我穷巷,门无杂宾。


谁与晤语,千载一人。

白头武部最风流,便是汝南陈太邱。


折角乌巾人似画,与谁同伴两山游。

校书天禄想诸郎,应在蓬山语昼长。


记得去年秋七月,日斜香转曝书廊。

又子规啼,酴醾谢,寂寂春阴池阁。
罗窗人病酒,奈牡丹初放,晚风还恶。
燕燕归迟,莺莺声懒,闲罥秋千红索。

酥雨烘晴,早柳盼颦娇,兰芽愁醒。
九街月淡,千门夜暖,十里宝光花影。
尘凝步袜,送艳笑、争夸轻俊。

独守空庭日欲晡,满斟浊酒不须沽。


白头兄弟三年别,青眼交游一字无。


醉看葵榴怀旧事,馋思樱笋梦吾庐。

遮莫胡僧问劫灰,且陪东阁赋官梅。


春梢惯识宫妆样,花信偏随驿使回。


痛饮我曹身总健,浩歌谁怕老相催。

夜入庐山路,开元万柱宫。


穿廊石渠水,凉座竹林风。


羽客谈霏雪,星郎气吐虹。

老眼今犹见雪明,几番绝景慰生平。


三高祠畔吴江棹,百战军前鄂汉城。


颠沛艰难垂欲死,登临慷慨谩多情。

清秋晚角。
斜日横云脚。
剑射灯花坠紫,双影瘦、征衣薄。

平湖春水。
日落扁舟舣。
话到伤心深处,双泪落、青樽里。

问春春不语,谩新绿、满芳洲。
记历历前游,看花南陌,命酒西楼。
东风翠红围绕,把功名、一笑付糟丘。

小院闲无事。
步花阴、嫩苔雨渍。
弄明光、几叠琴弦腻。

尚忆梁园设醴辰,湖帘乳燕赤榴新。


榴分安石珊瑚细,醴出中山琥珀醇。


明月如悬飞盖影,春风忽散曳裾人。

伊昔邗沟旧草堂,芙蓉叶是美人觞。


十年长恨山阳笛,此日仍悬孺子床。


我自覆盆希日月,君能吹律转冰霜。

谢傅功成德望全,鸾台初下正萧然。


抟风乍息三千里,感旧重怀四十年。


西掖新官同贾马,南朝兴运似开天。

去者不可忆,旧游相见时。


凌霄徒更发,非是看花期。


倚玉交文友,登龙年月久。

选胜寻常此地行,春日望湘湘更明。


白浪逼连阳羡树,青山半掩阖闾城。


楼台高下千家柳,阡陌东西几处莺。

我有一区宅,寄在匡庐山。


香炉起户外,瀑布落檐间。


梅老花空发,草芳人未还。

君家高楼对芳树,开宴曾留三日住。


铜盘绛爉暖照春,金壶银漏寒催曙。


知君重义多豪游,满门宾客为我留。

雄胜称三楚,兹游不可无。


入溪身更远,望岳兴难孤。


江汉元朝海,楼台半入吴。

十年愁眼泪巴巴。
今日思家,明日思家。
一团燕月照窗纱,楼上胡笳,塞上胡笳。

杖藜重到古招提,硖石云深一径迷。


不见同来旧时伴,怕看双翠壁闲题。

乱馀何幸得闲身,来往林泉自主宾。


冷局已无争道客,高山还有听琴人。


风生静树秋初入,月近枯禅夜独亲。

山翁住向人间久,冷落云林直至今。


磴道尚堪重著屐,石床谁复更横琴。


千章古木经残烧,一线清泉下浊涔。

曾从严武此登台,旧路经过首重回。


兵革几年孤鹤去,风尘满地一僧来。


雪边老树含生理,乱后新畬有劫灰。

罗浮殊有情,久别若平生。


知我旧宾主,隔江遥送迎。


片云开石洞,高鹤下朱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