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今晨忽雷雨,天地又发春。


草木閟红绿,生意察已欣。


蛰虫且徐动,馀寒未全仁。

百岁行来已七分,筋骸转觉不如人。


法传心地初投种,雨过花开不待春。


识路一时如有得,到家诸事本非新。

君王孝悌纂修意,丞相忠良典领宜。


却恨身为周柱史,不令人识汉官仪。


当年请郡新进笑,今日曝书陈迹迷。

蓓蕾树上花,莹絜昔婴女。


春风不长久,吹落便归土。


娇爱命亦然,苍天不知苦。

高广五寸棺,埋此千岁恨。


至爱割难断,刚性挫以钝。


泪伤染衣班,花惜落蒂嫩。

自我再婚来,二年不入梦。


昨宵见颜色,中夕生悲痛。


暗灯露微明,寂寂照梁栋。

生汝父母喜,死汝父母伤。


我行岂有亏,汝命何不长。


鸦雏春满窠,蜂子夏满房。

又附楼船到海涯,东归短梦不胜嗟。


求医未获三年艾,避地难希五月花。


形貌久供儿女笑,文章羞向世人夸。

椒花几度颂千春,惆怅瞻云祗远臣!


海国尚留桑版旧,山家又见柳条新。


三年啮雪双蓬鬓,万里乘风七尺身。


赖有老成迟剑履,相看端笏对枫宸。

轧轧箯舆猎晓霜,孤征无复共椒觞。


浮生物物身为累,垂老年年节是常。


稍听村田喧鼓笛,遥怜儿女欠衣裳。

去年苦雨客西湖,汤饼经营至午无。


穷老复能逢顺境,归林聊得保残躯。


亲情饮食烦相问,朋友歌诗似稍腴。

夜卧田家牯犊傍,晨兴籼饭煮葱汤。


阨穷未觉英豪耻,清苦应容寿命长。


客路天晴聊可喜,家园春动自难忘。

维昔壬申冬,倭难发津沽。


避地劳我皇,旅顺荒海隅。


小臣奉召往,预为赁楼居。

重见湖山淡冶姿,烟岚怯望更迷离。


只供倦客茹清泪,无复当年赚好诗。


故宇温存惟片石,扁舟邂逅剩篙师。

严城爆竹鼓紞紞,屈指新晨六十三。


小为祝厘违野服,将无改迹恋朝簪。


群儿椒酒虽全却,小坞梅花或可探。

禾田宜雨麦宜晴,前后青泥叩玉清。


姜氏重瞻灌坛令,秣陵初遇束长生。

双颊微赪鬓尚鸦,比它群从更高华。


从夸荆地人人玉,不及梅家树树花。


舷底歌声牛渚月,袖中诗草敬亭霞。

三年冗博士,四海老诗人。


同是桑榆日,惟堪曲米春。


清羸元寿相,肮脏任长身。

雪寒浑未解,风力更狂吹。


强饭怜君瘦,重裘觉我衰。


酒香红面颊,灯影黑须眉。

生死轮回苦莫禁,不如学道惜分阴。


船乘没底聊相渡,云出无心强作霖。


不死乡中灵草异,长生劫外紫云深。

酷暑炎炎正不禁,一声雷震酿轻阴。


救回南亩十分旱,变作西郊三日霖。


遍野桑畴青幄密,连天麦垄绿云深。

不得吾山卧翠霞,西行行遍海之涯。


火风地水虽非我,南北东西总是家。


驿骑亲驰涉弱水,星轺躬驾过流沙。

昨夜白麻降日边,文章领袖远朝天。


遥思御座分香赐,更想龙庭命席前。


白面书生酬夙志,黑头边帅领新权。

长虹落天帔,万丈截群岭。


蟠身下深谷,俯首饮古井。


居人莫之指,况复敢引领。

曙色浮丹栱,春风暖禁街。


微澜迷秀石,纤草荫新槐。

凤驾回天仗,鸳班集露门。


须臾趋魏阙,杲日正中暾。

夜半传呼河入室,揽衣下床深没膝。


旧来水不到谯门,老巫归咎西门君。


西门君去老巫舞,明年却娶河伯妇。

踏歌喧喧杂铙鼓,潭边呼龙令作雨。


龙嗔挥水十大馀,千村万落几为鱼。


寄谢龙神且安处,熟睡深潭不惊汝。

皎月临元夜,和风入始春。


过冬犹望雪,思世转愁人。


歌管喧鸣鼓,游车匝暗尘。

善权善洞府,神仙逸其名。


嘉名吾夙慕,于兹扣岩扃。


地气通灵窍,天神启虚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