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冥鸿风便偶高骞,路阻云程尺五天。


故国迢遥足归梦,礼罗疏阔竟遗贤。


莫言张翰莼偏美,须信相如璧自全。

天畔遨游忆往年,谪仙楼上吊青莲。


惊心清赏浑成梦,在耳玄谈半入禅。


霜鬓萧疏空岁月,玉人迢递杳风烟。

故人交谊自平生,意气翩翩北斗横。


忽数当年游乐事,翻萦两地别离情。


吴江日暮丹枫冷,粤峤秋高八桂荣。

千载风流馀此地,十年漂泊记登楼。


重来忽漫乘孤兴,一眺分明动旧愁。


浮蚁几回添旅况,骑鲸何处恣仙游。

白岳新都胜,与君几跻攀。


独随孤雁往,同招五老还。


飞涧挹清泉,天门扣玄关。

当年同结绶,寄迹海阳城。


相逢一倾盖,欢好如生平。


各无世俗态,同有古人情。

紫水轻帆带夕晖,传经人向郁泉归。


安仁本为闲居乐,和靖原因禄养稀。


观彻乾坤双绿鬓,梦回沧海一斑衣。

闻尔东篱看月明,居然五柳一先生。


黄花忆共尊前醉,白雪移来调里清。


江阁夜寒秋水色,海门风急塞鸿声。

熙时嘉乐育,振铎向禺山。


地接枌榆近,心随燕雀闲。


盘餐寒楚蓿,词藻重秦关。

致归犹未及归时,当路褒留意重违。


桃李不知私化雨,芰荷新制入山衣。


三年和士多身教,异日还公但口碑。

浓青润白列星文,谢向康成小阁分。


尽以斜飞看局面,不知闲着可张军。

公馀散屐绿苔铺,一片闲情被鸟呼。


虚度星霜那可问,老来乡国不堪殊。


凭谁天际霓裳调,醒我尘缘旅梦孤。

懒拙偏于物外便,况逢盛侣大云巅。


山山山色光浮钵,树树树声韵带禅。


此会谁云非白社,前身遮莫是青莲。

居虽城市里,自足远尘氛。


树杪青浮霭,亭边翠逗云。


梅输春色早,鸟语夕阳欣。

梨花落香粉光湿,小妇茕茕倚瑟立。
明月来窥堂上人,白头夜抱麟书泣。
酌酒呼君君不起,荆门云冷闲于水。
缺月低空飞黯云,龙剑不鸣走黑氛。
呕心得句梦天阍,楼筑白玉揖蛇神。
双凤吹作孤鸾曲,湘娥斑点镂青玉。
九十春忽半,枯坐成书癖。
金生来唤我,今日花朝期。
城南足烟景,斗酒聊可携。
君欲溯河北,我亦渡江东。
纵是莺花三月,社燕等秋鸿。
九曲池边高会,十五桥头长啸,蜡屐每相从。
休官休问几人曾,归约林泉有衲僧。
况是本来安乐地,曹溪何用见南能。
作客三千里,为儒一亩宫。
蛛丝缫户上,鸟迹篆沙中。
解佩湘皋共,藏书邺架同。
岩处无奇节,奋庸惟及时。
风云际嘉会,杖策相追随。
伊余东鄙士,操行岂瑰琦。
博士才名成老翁,又随声教向关中。
百年礼乐今重见,万国车书喜会同。
泰华云开仙掌出,昆明水冷劫灰空。
诸生新进士,文学旧科名。
经训知能事,才华况老成。
高文惊吏部,小选得权衡。
上方古刻列森森,胜地重游忆旧临。
但觉天平苍石润,不知世远白云深。
崖泉寒冽遗韶韵,山木清华结夏阴。
雁之荡兮,乃在瓯越之野,瀛海之堧,有万菡萏镵青天。
东南形胜此其最,我尝著屐周览于其间。
厥初宰物孕雄怪,元气混沌何由穿。
寒尽山城换历头,雪消春水满汀洲。
梅花村外逢朋旧,竹叶尊前话客愁。
直把诗书为活计,故应鱼鸟识风流。
马湖桥畔曾分手,五见凉风换葛衫。
上国无媒干禄餋,北山小隐免林惭。
石池乘月通泉水,苔径锄云种竹杉。
昔尔先君子,卓荦有清识。
芳怀薄兰茝,高谊重金石。
赋命何蹇屯,乃为屡空迫。
一雨开新霁,长空绝点埃。
眼明初出郭,心远乍登台。
矮塔培黄壤,摧碑渍绿苔。
白云深,白云深,白云深护山之心。
有时随龙去沧海,倏焉天宇团秋阴。
英英不来入我牗,直上璇霄掩箕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