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文章之子日翘翘,恐不能如岂有超。


助我彤襜问民俗,烦君泮水采风谣。


预知薄宦妨同处,且可清樽约屡招。

苍山自为门,呀豁异镌镵。


路通石壁尽,潦起田穟陷。


傍岭有结庐,潜潭净于鉴。

早事太尉府,谬以才见论。


身作邑中吏,日陪丞相尊。


嵩山云外寺,伊水渡头村。

昔人言访舟,江水赋清泚。


冬春常一色,深浅皆见底。


崖日半寒潭,澄明动朱鲤。

天兵出塞日,西尉去官初。


却衣老莱服,曾无梅福书。


春郊欲回雁,寒水正沉鱼。

天畔蚕丛路。
记当日、锦城丝管,华阳士女。
一自愁云霾蜀栈,飞下桓家宣武。

新雨足。
洗尽山城袢溽。
见说好峰三十六。

迁客乍离群,秋砧不忍闻。


回头恋红药,失脚下青云。


尚假金貂冕,犹残柱国勋。

不拟今年到歙州,要知行止岂人谋。


一百五日客怀恶,三十六峰春雨愁。


老矣此身犹道路,凄其归梦绕松楸。

系马梅花索酒时,溪山遥映酒家旗。


何为每到堪题处,不解吟成一字诗。

无成底事到天涯,重见春工换柳枝。


历尽江山苦行役,归来风雨过花时。


驱驰共厌人间世,险阻时闻别后诗。

曲曲溪流面面山,青峰千折水千湾;


山亭拥雾遥疑塔,水碓舂云巧作关。


越榜下滩双桨疾,吴盐到界一帆闲。

葛溪铁片梨园调,耳底丁东十六声。


彭泽主人怜妙乐,玉杯春暖许同倾。

识汝沾沾意,曾因御李君。


死犹能借客,生可罢论文。


附骥吾何有,登龙世所闻。

吴生方袍白纶巾,顾我自谓黄山人。
彭城钱榖画绝伦,复与黄山传其神。


此山虽小据地脊,根压天目排秋旻。

万竹霜秋逼坐清,一丘君计已垂成。


扬州筱簜真为美,王氏琅玕旧有名。


坼地苍鳞争峭茜,干云翠尾出峥嵘。

忆昨嘉隆际,乾坤辟睿谟。


飞书购闽越,挟筴走匈奴。


一入楼船幕,双悬虎豹符。

一竿当日钓菰芦,蓑底名衔长五湖。


却被鸱夷生夺去,劳君仍与旧鱼符。

客有儒中侠,人怜身后名。


言从徐孺子,得尚济南生。


山水存遗操,冰霜问旧盟。

姑溪相见即分飞,迢递新安触暑归。


药石分将慈母苦,鸡豚馀得故人肥。


苏耽亦念家中井,莱子频沾道上衣。

白鹿骖乘弄紫箫,玉瓶甘露手亲调。


浮丘在左容成右,更授丹书佐帝尧。

三十才名冠六朝,朱霞天半见丰标。


黄山亦是江郎笔,无数芙蓉削紫霄。

洪仲当年著述多,凭君收拾与诗歌。


黄山此日多山鬼,泣抱遗书向女萝。

因君更自忆方舟,白首风霜苦竹秋。


泪与飞花吹不尽,门前添作一溪流。

黄生洪仲吾知己,分手维扬已十年。


黄在黄山洪白岳,洪今已没有谁怜。

承君茶味紫霞新,远寄兼贻吴野人。


归取越王台畔水,一杯九奉白头亲。

黄山庐岳飞泉出,三叠何如九叠长。


君在天都曾见否,为图新瀑寄炎方。

我爱新安水至清,频劳三十六峰迎。


无端风雨回中道,负尔樽前望远情。

不爱黄山爱紫霞,紫霞中有故人家。


多情每遣潜溪水,流出相思与落花。

微茫合兰海,西接虎门津。


蜃作楼船气,鲛为织作人。


潮随风力大,天逐水光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