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老去牵情诗易感,愁来破睡酒相亲。
闲花野草共沾巾。
草随行路客,花学坠楼人。

晓起开门风叶落,白日忆弟心不乐。


佩壶欲上西山头,但愁日晚上城钥。


渔洋老子耽秋吟,黑窑厂畔曾登临。

年光吹尽任飞灰,且庆舒长举寿杯。


积晦弥旬三尺雨,新阳半夜一声雷。


家人环坐相酬劝,贺客先期戒往来。

隔江见雨来,尤苦风大疾。


蓬蓬宇宙中,掀搅若无物。


百川水倒流,瓦石亦飞越。

今宵当月满,此日又阳生。


明净乾坤气,欢和井邑声。


年年对佳节,处处乐升平。

野外篱边烂漫香,晚风孤影弄霓裳。


飞花满地无人管,却趁春泥上燕梁。

十亩寒林一树梅,自妍自笑已堪哀。


朝来更被风吹却,拟遣春从底处回。

清飙吹尘玉溪烟,龙舟未收菖蒲天。


城东宝香祈永年,振振公子陈醮筵。


雨零霞外来群仙,德我寿我明自然。

窜谪边穷海,川原近恶溪。


有时闻虎啸,无夜不猿啼。


地暖花长发,岩高日易低。

南国馀风俗,流传自屈平。


蒲觞既罗荐,桂楫亦纷迎。


去国留词赋,思君袭杜蘅。

嘉候维中数,披图验国祯。


缕增王者寿,镜助圣人明。


众草随风靡,孤葵待日倾。

过节放归群吏醉,爱诗留共一交吟。


无愁不吊罗江水,须上湖山坐绿阴。

纸帐绳床,蝶梦懵懂,青鸟漫催。
算年华七八,明朝便换,嘉平三七,芳信先回。
处处春幡,家家春酒,花胜人人簪上钗。

且谩怨、断烟离绪。
蓬梗生涯,陌头东路。
瞢绿痴红,旧痕襟染剡溪暑。

涧霞红,岩雨翠,消息又春暮。
多病文园,饯春已无句。
剧怜短鬓萧疏,今朝寒食,独搔首、云山深处。

残暝煎愁,嫩寒阁梦,绕屏静数归程。
问天涯那处,是柳眼长青。
望红满、甘泉猎火,送春梅雨,难洗蚩兵。

锵锵华驷客,门馆贺新正。


野雪江山霁,微风竹树清。


芜庭春意晓,残蘖烬烟生。

粝食拥败絮,苦吟吟过冬。


稍寒人却健,太饱事多慵。


树老生烟薄,墙阴贮雪重。

立冬前一日,雷电蛰虫惊。


雨气蒸人暖,潮头触岸平。


君王敬天变,宰相访民生。

斜抱囊琴悄下帷。
强行难遣玉腰肢。
破鬟烟绺,风过不成丝。

国亡身老甚须臾,楼外风来雨打湖。


湖水荷花三百顷,万鱼齐泣过河枯。

榆柳楂梨桃李梅,紫丁红药大櫰槐。


群莺落得争枝乱,国事如今尽可哀。

已催新绿过清明,作兴东风蓦地生。


早落杏花成几树,不消鶗鴂再三鸣。

疏影词成去范村,小红低唱不堪闻。


明朝驿路相思处,回首梅花是白云。

寒山香火已萧萧,卿子芝盘亦寂寥。


醉撚疏枝成独笑,内人生日是今朝。

华发苍头,年年更变,白雪轻犯双眉。
六旬过四,七十古来稀。
问柳寻花兴懒,拈筇杖、闲绕园池。

二年倥偬缓归期,漫作新亭接舞漪。


举郡定嗤推不去,故山已讶到何迟。


园官不属藜苋腹,花史好呈桃李姿。

去秋今复号新秋,要使新愁入旧愁。


四海元龙霖雨望,一生仲举国家谋。


囚冠不脱凋蓬鬓,旅殡何堪败蒻舟。

元年元日日甲子,从自汉历来有三。


总把皇恩调玉烛,今朝独更觉春酣。

去年曾寿生朝。
正黄菊、初舒翠翘。
今岁雕堂重预宴,梨雪香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