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星月凋零万象昏,谁能先我见朝暾。
东南已得乾坤正,蛮貊方知夜旦分。
但觉沧溟浮佛屋,却忘衡岳近天阍。
岱宗郁郁天下雄,谪仙落落人中龙。
兹山兹人乃相从,气夺真宰愁丰隆。
玉堂一任云雾封,长啸飞渡秦皇松。
昆仑东阿含海日,石中玉子如日赤。
神工夜发昆吾刀,剜作金杯盛酒吃。
蟠桃初开缑母家,丹露滴如芙蓉花。
离离禾黍满郊墟,枣实红殷接野闾。
四十年来无史笔,有年今日仗谁书。
铜龙晓辟问安回,金辂春游博望开。
渭北晴光摇草树,终南佳气入楼台。
招贤已得商山老,托乘还徵邺下才。
村村社鼓隔溪闻,赛祀归来客半醺。
水缓山舒逢日暖,花明柳暗貌春分。
平田白洫流新雨,绝壁青枫挂断云。
我昔曾读弇州伯仲诗,盛称石公日月出没景最奇。
至今两歌犹脍炙,读之往往神先驰。
登临自负颇豪逸,入山往往凌崒嵂。
山中长卧万峰霞,溪上将乘八月槎。
花重稻茎呈稔岁,篱清槿叶住贫家。
性迂有喜疏骖御,伴少偏宜趁鹭沙。
别墅依林泉,薄言避諠燠。
入门多南风,奇花间修竹。
坐久神气清,胸怀了无俗。
日出照高树,翳翳绿当户。
端居念友生,淹泊何处所。
西路阻且长,东流莽回互。
东方曈曈日初出,田家少妇当窗织。
屋顶树稀窗有光,小姑催起不暇妆。
长梭轧轧秋丝密,一日上机催一匹。
霜晴白沙堤,水色明春衣。
肩舆稳如马,花鸭随人飞。
远碧散霞彩,芳翠开林霏。
高峰直插白云中,攀履巉岩上碧空。
夜半亭前观日出,扶桑千仞海门东。
平芜南望海天云,回首京华忆故人。
梦底依然言在耳,别来空有泪沾巾。
关河迢递愁多难,岁月栖迟欲代轮。
卧听松风万壑雷,披衣携杖步崔嵬。
地中红日深更见,天外仙霞横海来。
绝顶高寒历冰雪,前朝封禅认莓苔。
百卉待泽如渴病,花信番番吹转盛。
朝来泼火恰如期,黯黯檐端湿云映,野外闲情拾翠偕,城南嘉约摇鞭竞。
绛帏高卷赏秾华,药鼎微温伴清咏。
我生守蓬蒿,寸步困偪仄。
忽成沧海游,捩眼恣天色。
坤舆漾空虚,洪河洵涓滴。
梦断天鸡喔,起看旭日升。
遥闻青海沸,瞥见彩云腾。
烂锦飞千丈,金波涌万棱。
疾风吹尘万叶病,山贼乘时阚{九孝}盛。
上游灌水下灵渠,白骨黄蒿莽相映。
棓驱鬼妾牵鬼马,按甲官军坐不竞。
曦轮旋转生于东,沧溟一片涛头红。
人间不见榑桑界,晓色奕奕开鸿蒙。
七十二峰奠南楚,儿孙罗列朝祝融。
鶢鶋愁钟鼓,麋鹿思长林。
柰何抱拙讷,久此玷华簪。
罢秩归温清,曲成恩已深。
出城二十里,世界顿清凉。
不觉发将白,才知日尚黄。
居人尽旗鼓,吾辈又冠裳。
亭名始见坡公诗,建亭之处人莫知。
我于龙洞读宋刻,亭在山头与海直。
龙兴山东烛龙起,山下沈沈夜未已。
春风到处绿成阴,浅草平芜缓步寻。
野外有花皆缀玉,堤边无树不摇金。
塞鸿数点寥天没,梁燕双飞曲巷深。
西出郊原又一年,年年风景总依然。
峰回路转如屏列,野旷天低似笠圆。
白发渐添难却病,青镫相伴且题笺。
久载滞京师,载寒复载燠。
进退等碌碌,腼然空食粟。
初读未见书,同校阁天禄。
日出东南隅,照见横山道。
昨夜寄书人,归时破清晓。
破清晓,天鸡啼,佳人梦困碧窗西。
久晴则阴吾何病,转惜岁首春光盛。
若教移向三月来,照眼定多红紫映。
含葩纷纷欲出奇,其力那与造物竞。
圣伏神徂千载外,鸾飘凤泊九州间。
兼窥儒墨无门户,行尽关山费岁年。
尽日登临携旧雨,他乡风物似斜川。
清晨盼天门,得上已昏黑。
古殿闭虚皇,神镫黯无色。
斋心丙夜目不窥,倏惊窗纸红离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