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江上同舟诗满箧,郑西分马涕垂膺。


未成报国惭书剑,岂不怀归畏友朋。


官舍度秋惊岁晚,寺楼见雪与谁登。

岐阳九月天微雪,已作萧条岁暮心。


短日送寒砧杵急,冷官无事屋庐深。


愁肠别后能消酒,白发秋来已上簪。

流汗沾衣喘不供,孰知有此快哉风。


新凉忽觉从天下,残暑真成扫地空。


恰转轻雷过林坞,已吹好雨到帘栊。

语讹觉齿疏,冠倒感发稀。


屡为曼容免,遂赋渊明归。


今日天气佳,雨丝弄斜晖。

湖上清秋近,斋中白日长。


云来树收影,雨过土生香。


莲小红衣湿,瓜甘碧玉凉。

巴谚教移火,邠风戒授衣。


病嫌添夜漏,寒觉爱朝晖。


吊月吟蛩苦,迎霜候雁稀。

雨惜山容敛,云矜棹影开。
忽看霁色射林隈。
为问湖亭清影、为谁来。

春尽少欢意,昏昏睡思添。


正忧花意索,更用雨声兼。


乍语莺喉涩,慵飞柳絮黏。

江路绕青山,山翠扑衣轻湿。
谁酿晚来云意,做一天愁色。


竹溪斜度尽篮舆,疏梅暗香入。

忽忽又逢长至日,此心寒似琯中灰。


寻思一日老一日,得饮数杯还数杯。


鹊知太岁改巢去,雨被北风吹雪来。

芙蕖满地水浮空,不意江湖入望中。


独把一杯送归客,可怜羁思满秋风。

青山谁点注,颇忆化工劳。


夜雨终宵浥,朝风竟日搔。


飞烟千岫折,洒液万峰韬。

堤树枝条老更成,岂容他处夏阴清。


东风不惜吹芳草,绿满鹅儿燕子情。

倭缬帘垂柳外楼,靓妆微露玉搔头。


承平气象应如此,忆杀金明水殿游。

清明才过雨连风,着色湖山便面中。


草上踏青人自出,舣船无地不飞红。

非是天悭一日晴,晦明多态属诗人。


云翻画样烘蒙墨,波卷纹头起突银。

风急松涛满古城,感时临眺若为情。


黑云只合催诗赋,微雨那能洗甲兵。


岭外山川多旧垒,楼头笳鼓入边声。

百雉雄城象郡开,凭高吊古共徘徊。


烟深八桂迷秦树,草暗三江失汉台。


庄叟逍遥空说海,颜碑剥落半藏苔。

五两风高江上秋,粤南使客木绵裘。


望云举酒思京阙,对雨裁诗倚柂楼。


燕语樯头催去棹,马行果下待归驺。

小雪初过大雪晨,微云微霰点轻尘。


谁言蓟北无花日,亦有江南咏絮人。

彩舟摇下石城湾,风定潮平客意闲。
鸣橹不惊沙上鸟,推窗如看镜中山。
一天秋色供诗料,五斗春风入壮颜。
轻阴小雨夜连晨,中使传呼散紫宸。
天气薰蒸疑作暑,风光回转欲留春。
班分辇道花迎佩,仗出宫墙柳映人。
云沉江渚噪荒鸦,江上寒多盼曲车。
旷野满栽琼玉树,当筵难觅水梭花。
湖山梅鹤闲中韵,天地穹庐醉后家。
无数春虫堕影纤,睡馀微觉晓寒严。
飞花陌上垂垂老,去燕巢端昔昔盐。
天送珠尘入诗卷,风持冰箸插堂檐。
山木绿阴暗,骇云当昼繁。
惊风乍掩冉,积雨连荒村。
映岫若银竹,泻涧如翻盆。
蔷薇过雨绿阴浓,已报新年花信风。
午睡醒来帘半卷,数声啼鸟画墙东。
披衣趁鸡晨,耿耿残月曙。
林表霁霞升,青红满云树。
凉蝉犹抱叶,寒虫欲坏户。
小雨送残暑,新凉入郊墟。
丹叶互明灭,玄云时卷舒。
行蚁尚移垤,盘蜗已伏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