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时雨及芒种,四野皆插秧。

家家麦饭美,处处菱歌长。

老我成惰农,永日付竹床。

壬申七月,村村祷雨,日日扮潮神海鬼,争唾之。
余里中扮《水浒》,且曰:画《水浒》者,龙眠、松雪近章侯,总不如施耐庵,但如其面勿黛,如其髭勿鬣,如其兜鍪勿纸,如其刀杖勿树,如其传勿杜撰,勿戈阳腔,则十得八九矣。
于是分头四出,寻黑矮汉,寻梢长大汉,寻头陀,寻胖大和尚,寻茁壮妇人,寻姣长妇人,寻青面,寻歪头,寻赤须,寻美髯,寻黑大汉,寻赤脸长须,大索城中。

诗曰:


心安茅屋稳,性定菜羹香。


世味薄方好,人情淡最长。


因人成事业,避难遇豪强。

诗曰:


壮士当场展艺能,虎驰熊扑实堪惊。


人逢喜事精神爽,花借阳和发育荣。


江上不来生李俊,牢城难免宋公明。

去陇回冈翼两傍,旧缘来继鹤林香。


随时解致留客雨,涉世圆能出定光。


运用投机疑有象,纵横垂手固无方。

推脱尘缘意绪佳,冲泥先到故人家。


春来未负樽前笑,雨后犹馀叶底花。


矮纸凝霜供小草,浅瓯吹雪试新茶。

流水孤村,爱尘事顿消,来访深隐。
向醉里谁扶,满身花影。
鸥鹭相看如瘦,近来不是伤春病。

东风固无迹,何处见春归。


土逐草心坼,雨兼花片飞。


虽怜柔甲长,只恐艳条稀。

烧笋园林,渐晴乍雨初,时候将息。
试小卷帘旌,绿尘无力。
三尺回纹藤枕,春来几与香云隔。

剑锋销尽马啼穿,夷虏凭陵尚寇边。


谁念将军能死国,远持兵印独归泉。


荒城听雨伤秋早,沧海招魂怆暮烟。

烟柳双溪,展残卷半窗,丛话渔隐。
逗夜雨朝晴,四乡蓑影。
沙上飞禽知我意,劝延山翠疗诗病。

致和知必感,岁旱未书灾。


伯禹明灵降,元戎祷请来。


九成陈夏乐,三献奉殷罍。

蝶梦惊回听残雨,鸟声唤起欣初晴。


梵宫烟火带馀湿,黉舍几席生微清。


披衣登阁忽四顾,顿觉远目增双明。

云宿江楼,爱留人夜语,频断灯炷。
奈倦情如醉,黑甜清午。
谩道迎薰何曾是,簟纹成浪衣成雨。
雨后承明催入召,亲劳御手注尧尊。
需云湛露恩同渥,桂殿兰宫景自温。
盛事故须传汗简,微生何以答乾坤。
春殿宵寒捧赐醪,东皇时降雨如膏。
人间乐岁占麰麦,天上恩波醉碧桃。
度苑暗闻仙漏转,拂帘初识御香高。
白江州熟人炊玉,竞说前年斗万钱。
何事农夫太庸鄙,欲将豚酒谢苍天。
稻花时候一犁雨,天意从人无间然。
我亦摧颓穷甚矣,烦君试考小行年。
善教惟迎欲发机,神方启沃妙乎时。
沛然化境无留滞,弄月吟风自不知。
墙绕冬青,记联袂旧游,来问邻里。
讶照水离披,隐枝酸子。
低舫闲眠消酒困,骤听急雨跳珠碎。
秋杪喜新凉。
烟淡池塘。
团团岩桂作风光。
别从京国遇天涯,五岭云深岁月赊。
宦海萍踪能几会,客途尊酒拜来嘉。
凝霜共仰阳秋笔,犯斗虚乘博望槎。
春云江上晓阴阴,膏雨知时直万金。
草木总添苍润色,乾坤先溥发生心。
新雷频送檐花细,秀野遥沾陇麦深。
阿香一震暗千山,滂沛甘霖九有间。
啼鸟有情春在在,无边花柳转衰颜。
童子应门语自真,锦囊何处觅阳春。
刘郎莫叹空归去,更有斜阳独坐人。
束矢形裁出蓟方,几陪陈榻署东廊。
争枭解夺由基巧,失笑曾闻玉女忙。
分遗却随诗并至,试投谁合酒先尝。
病学安心未有方,清斋聊欲寄僧廊。
檐花细雨思公甚,尘海西风为底忙。
薝卜定应谁共嗅,醍醐遥羡独先尝。
云漏斜阳,放帘额半晴,旋又吹黑。
听两点三声,屋檐馀滴。
半堕杨花吹又起,东风摇曳如怜惜。
阁住离思,任门掩昼阴,苔砌慵扫。
奈画上斜阳,又添愁稿。
知否江南三月暮,玉骢嘶断迷芳草。
静夜花容暗,空阶雨力微。
故人多意气,秉烛故相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