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蝶懒莺慵春过半。


花落狂风,小院残红满。


午醉未醒红日晚,黄昏帘幕无人卷。

郊原春欲暮,桃杏落纷纷。


何处随芳草,留家寄白云。


听莺情念友,看竹恨无君。

不见僧中旧,仍逢雨后春。


惜花将爱寺,俱是白头人。

闲园多好风,不意在街东。


早早诗名远,长长酒性同。


竹香新雨后,莺语落花中。

三月花已休,闲来羡丛薄。


河回地势偏,雨入滩声恶。


绿草旋抽心,青梅犹带萼。

高斋只在郭门间,世外佳人共往还。


老去心情浑念水,重来竹树已连山。


幽花近暖争先发,好鸟逢春尽不闲。

百虑片帆下,风波极目看。


吴山兼鸟没,楚色入衣寒。


过此愁人处,始知行路难。

相见去年频,相过及早春。


孝廉连理树,文学石渠人。


瓮柏哀中覆,江梅雪后新。

湖垠取微径,窈窕松门深。


中有古佛屋,阒无人足音。


春云带飞雨,冷色来苍岑。

有句不能赠,非关无故情。


如何帝城内,复着老夫名。


细软青精饭,香柔锦带羹。

程邈创今隶,君称其家儿。


一入中郎冢,频书幼妇碑。


苦心变钩磔,元气走淋漓。

欹冠枕如意,独寝落花前。


姚馥清时醉,边韶白日眠。


曝裈还当屋,张幕便成天。

世事谁家屋上乌,重来犹认旧西湖。


风帘隔岸自高下,烟寺前山半有无。


野水菰蒲飞属玉,夕阳栏槛唤提壶。

亭古危临岸,林幽巧近城。


烟容随雨住,花片著溪清。


春事已如许,客怀谁与倾。

远公潇洒在东林,竹里闲扉隐翠岑。


祗树春来忘色相,昙花空里见禅心。


白云半岭迷香界,孤磬中峰出梵音。

春暝钩帘,柳条西北轻云蔽。
博劳千啭不成晴,烟约游丝坠。
狼藉繁樱刬地。

海尾江头各自还,车音绕郭觅溪湾。


倚墙花尽蜂犹恋,隔院苔寒鼠亦闲。


放棹已迷桃叶渡,读书疑对敬亭山。

飘袂来寻梅蕾红,池头亭角起春风。


岩峦层累含晴出,步履依稀入画同。


隔茗长桥疲跛鳖,回香一水照惊鸿。

垂垂帘箔映重门,不避贪飞燕子嗔。


桃李晚来无藉在,乱随风雨并残春。

柳陌风来雪满沙,锦宫春老野人家。


莺莺燕燕空饶舌,明日西园自落花。

秋露满园桑叶飞,远烦江上问柴扉。


青山古道独行晚,白发故人相见稀。


细雨高原禾黍熟,斜阳疏树橘橙肥。

东风好在郁孤台,二月乘流又下来。


江上啼莺留客醉,岭南征雁逐人回。


故交天府音书绝,田父邻庄农事催。

即遣北风吹上滩,且令飞雪压回澜。


沙头走马醒午醉,石里买鱼供晓餐。


传签亭长迎水鹢,击桨巴童歌木兰。

京国曾为万里游,只将书剑谒王侯。


天门晓气瞻龙虎,银汉秋槎近斗牛。


贾傅才华终济世,庾郎词赋独惊秋。

吾兄膝上王文度,不减谢庭之宝树。


先世起家用弓马,汝独苦心向词赋。


千金一字不轻下,文成每有惊人句。

鸟道穿云望峡遥,羸蹄经宿在岧峣。


到来山下春将半,上得林端雪未消。


返驾王尊何足叹,哭途阮籍谩无聊。

金屋深,青禽小。
淡极琼瑶好。
雪窗愁绪,水驿音书未曾到。

杖藜江路雪方消,献岁初过善世桥。


为许阮公持白马,便逢支遁论逍遥。


山寒竹树鸣苍玉,窗暝梅花照绛绡。

广文先生饭不足,京兆田郎早见招。


江上形容吾独老,天涯涕泪一身遥。


雪山斥候无兵马,南海明珠久寂寥。

肺病几时朝日边,百壶那送酒如泉。


苦遭白发不相放,老去新诗谁与传。


政用疏通合典则,地分清切任才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