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野凉疏雨歇,春色遍萋萋。


鱼跃青池满,莺吟绿树低。


野花妆面湿,山草纽斜齐。

多稼如云穫并空,牛阑樵担画图中。


梧桐已逐晨霜尽,乌臼犹争夕照红。


脱网噞喁奔远浦,避鹰扑握保深丛。

雨来初做养禾天,雨久还成害稼年。


今日一晴无准在,金鸦飞出卯牌前。

八日川涂九雨风,船中出得入泥中。


老夫强项谁能那,雨止风休伎自穷。

昨夜何缘不峭寒,今晨端要放晴天。


窗间波日如楼上,帘外霜风似腊前。


近水人家随处好,上春物色不胜妍。

劣到中秋云便兴,中秋过了却成晴。


雾横平野村村白,日上疏林叶叶明。


岁事不应如许早,朝来已觉嫩寒生。

望后月不落,偏于水底明。


对悬双玉镜,并照一金钲。


忽值山都合,浑无路可行。

厌雨欣初霁,贪程敢晏眠。


排天双壁起,受日一峰先。


入径惟逢树,无人况有烟。

巷竹欹将倒,林花湿不飞。


总将枝上雨,洒入轿间衣。


晴色犹全嫩,春寒肯便归。

夜雨萧萧彻晓闻,不应为我扫尘纷。


弄鞭十里西郊道,但见青山纳白云。

海日轻红通似脸,小窗明丽新晴。
满怀著甚是真情。
不知春睡美,为爱晓寒轻。

随缘南北似风旌,饱听波涛处处声。


今日园花风里尽,到时江月雪中明。


虽无格磔钩辀语,尚有媻姗勃窣行。

何处笼街引旆旌,老翁高卧听鸡声。


看花强起寻韦曲,谒帝空思入大明。


有兴时弹流水调,无情懒赋丽人行。

上最初无善可旌,归来和雨听江声。


自怜老眼昏花甚,乞得晴窗夕照明。


莲叶系舟惊水满,鱼须拄颊看云行。

归心何事等摇旌,叔起能诗近有声。


岂料从游如梦寐,不知风雨过清明。


拍浮我自堪娱老,矍铄谁应更请行。

诗翁老去得双旌,惯听清涟夜雨声。


水到浔阳心独喜,云开庐阜眼先明。


落花已是春三月,飞盖犹堪酒数行。

西风猎猎转红旌,吹尽春霖点滴声。


晓送楚云归陇去,夜看淮烧隔江明。


舞狂恨我无长袖,句好从君得短行。

曈昽晓色上帘旌,吹尽江头滴雨声。


百岁一生常苦恼,三春几日好晴明。


从他落絮随人去,但趁青山放脚行。

高树号风始欲丹,秋晴诗老试凭栏。


食贫破砚惊犹在,身瘦寒衣觉渐宽。


家里儿孙音问好,客中僮仆使令难。

故人书卷暖生涯,犹胜巢泥处处家。


远寺分钟侵客枕,晓寒连海冻瓶花。


浇肠茗涩宵悰在,明眼窗晴日计赊。

晓起浮窗日色明,苔痕滋碧露光莹。


绕阶几树看花发,对岸一声听鸟鸣。


波剌游鱼翻浪急,低徊舞蝶傍帘轻。

日照庭除上下光,雪残乔木碧苍苍。


空无鸟雀随人语,散漫风烟驻佛香。

朝光出屋角,鸟雀声正喧。


天寒未能起,缊袍有馀温。


智士困朝市,勇士敝中原。

晓凉门巷柳阴蝉,九陌晴泥著锦鞯。


到处帘栊尽相似,巧棚人静五生蔫。

团团碧树压宫城,白凤门楣淡日明。


回首琼华仙岛上,片云犹欲妒新晴。

晴光弄晓色,云物共昭回。


岂唯山川豁,觉我怀抱开。


便欲御泠风,飘飖跨蓬莱。

霜风刮刮侵人肤,宿云卷卷归江湖。
天开碧幕万里铺,飞出东来三足乌。


羽毛浑丹光焰敷,地下万物冻以舒。

戏驱老腕斗春妍,树色山光忽满笺。


兴剧笔狂风日好,乍晴乍雨养花天。

撩人春色百花妍,盘礴登楼拂素笺。


试向楼前寻粉本,骊峰榕水艳阳天。

白衣苍狗暗还明,造物何心听改更。
雨足龟鱼方得计,日高蛙黾自消声。
浮溪荇带罗初展,粘壁虫书字不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