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日下西墙西,风来北窗北。


中有逐凉人,单床独栖息。


飘萧过云雨,摇曳归飞翼。

庭空叶飞秋,村迥鸠唤雨。


新凉入巾褐,老子颠欲舞。


凭高望稽山,秀色溢天宇。

笛簟平铺八尺床,脱巾高卧对疏篁。


近村得雨知何处,此地无风亦自凉。

末学常忧堕吝骄,晚知鹏鴳本逍遥。


屏医却药疾良已,破械空囹盗自消。


父子终身美藜藿,交游太半是渔樵。

白狐向月号山风,秋寒扫云留碧空。


玉烟青湿白如幢,银湾晓转流天东。


溪汀眠鹭梦征鸿,轻涟不语细游溶。

虚阁临溪足晚凉,槛前千斛藕花香。


蔗浆满贮金瓯冷,复有新蒸薄茸霜。

半点轻风泛柳丝,忽吹荷叶一时欹。


芙蕖好处无人会,最是将开半落时。

饭馀浴罢趁凉行,偶憩池头最小亭。


醉倚胡床便成睡,梦闻荷气忽然醒。

九日炎蒸一日凉,晚来无事立徜徉。


松篁月印当窗影,荷芰风传隔浦香。


京国虽饶非故土,梁园徒好是他乡。

得处亦多矣,风前任鬓班。


年过半百外,天与一生闲。


莹净云间月,分明雨后山。

草木秋微警,山川夏已深。


迎风云卷幕,沉日水浮金。


晚鸟吟高木,霏烟暝远林。

卧随鹤鹭入荷香,笑却蒲葵借晚凉。


冻雨酿云遮薄日,小舟添水送归航。

白板艅艎铁裹头,吴歌声在藕花洲。


故来急雨归何处,和月吹凉入柂楼。

骄魃羞明晓失威,前村落罢雨丝丝。


四方万里共明月,五岳六辅生凉飔。


我亦白云一逋客,幸不龙门遭点额。

崎嵚历落真可笑,飘泊流离初不羞。


苍髯华发老张镐,火色鸢肩穷马周。


身长九尺安所用,命酒一斗聊销忧。

徂暑惊节谢,幽烦倦日永。


玩舟乘夕凉,沿渚入烟境。


霭霭残阳飞,沉沉绿阴静。

微凉天气似秋期,风触疏帘影自移。


远梦有时寻水寺,孤吟终日对莎池。


笋梢成翠堆轻箨,梅实翻黄压嫩枝。

疏风细雨随华节,西浦东山总胜游。


拙守亦忻凉意好,挑灯清坐读春秋。

落日浮云暝,沧江雨气来。


风灯殊未定,洞户故频开。


秋意梧桐急,宵征蟋蟀哀。

屏帷低护浴房凉,珍重为卿治一汤。


酒力不禁负侍女,药方新忌报厨娘。


银匙滑泻鸡头肉,锁帐燶氲佛手香。

金堂倦绣出花阴,残线犹拖插髻针。


鸳枕浪纹侵粉颊,雀炉烟穗袅衣襟。


月窥衾簟秋初冷,露湿盘筵夜渐深。

落日蔽昆仑,微风起阊阖。


虫声语悽恻,树影翻离合。


蚤露结明珠,圆蟾莹尘匣。

楚山何处雨,天气晚来凉。


返照原野静,清风松桂香。


高楼半云雾,远水入沧浪。

南风吹云散天碧,高槐无声暮蝉寂。


弹冠罢沐冰纻香,轻握停挥素鸾翼。


冲风鸟羽南去迟,弦月欲上光参差。

晚风不动稻苗平,叶叶头边沆瀣明。


井养不穷功用在,谁将易象细推评。

飞明一点上苗端,难作寻常露雨看。


碧眼道人参解得,黄河夜半溯昆仑。

樛枝阴合翠熏笼,曲曲斜斜石径通。


窈眇蝉声缫独茧,为渠立尽晚来风。

携壶信步曳长筇,来趁楼头满面风。


龙驾金乌啼海北,鲸吹璧月上天东。


愁空浊酒襟怀豁,气入新诗句法雄。

高阁微风不动帘,晚云时送雨纤纤。


乌求坠子窥深草,燕接飞虫拂近檐。


碧碗行茶冰共进,青盘盛果酒频添。

酌酒湖阴晚,移床竹径凉。


高荷凌水碧,幽草入林香。


问字过从数,联诗叹语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