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云露山尖水见沙。
生烟漠漠树横斜。
晚来晴景属诗家。

晚色熹微暖似薰,儿童欢喜走相闻。


无端星月照湿土,依旧山川生雨云。


旅枕梦寒涔屋漏,征衫潮润冷炉熏。

幽卧不知晴,樯梢见斜日。


披衣起四望,天际山争出。


光辉渚蒲净,意气沙鸥逸。

洞庭微雨后,凉气入纶巾。


水底归云乱,芦丛返照新。


遥汀横薄暮,独鸟度长津。

秦分积多峰,连巴势不穷。


半旬藏雨里,此日到窗中。


圆魄将升兔,高空欲叫鸿。

卷地惊风吹雨去,却看香雾轻浮。
遥知清影遍南州。
万峰横玉立,谁为此山留。

寒烟罥树,凉风吹面,云外尖峰屏列。
相期不负雨中游,恍若是、山阴冒雪。


危栏倚袖,遥天极目,一片秋光清绝。

疏云漏斜照,残雨叶间明。


飞盖城头去,澄湖水正平。


荷盛鲛客泪,蔓濯野人缨。

新晴万柳齐,莺度水东西。


城上明残照,云间挂断霓。


烟蒲匀若剪,沙岸净无泥。

人言春雨好,更好晚来晴。


树色通帘翠,烟姿著物明。


得泥初燕喜,避弋去鸿轻。

裛尘朝雨细,透竹夕阳明。


鸟雀知春去,牛羊散晚晴。


官闲端欲老,谋拙漫无成。

积晦澄天宇,浮凉湛物华。


远雷犹送电,残照即成霞。


贺燕翻空迥,倾梧叠影斜。

楚天无物不堪诗,登眺唯愁动远思。


秋树江山人别后,夕阳楼阁雨晴时。

朝朝暮,云雨定何如。
花日穿窗梅小小,雪风洒雨柳疏疏。


人唱晚晴初。

积雨凝宿阴,寒冰结湖背。


鸥鹭不敢前,龟鱼各潜晦。


敲冰得湖心,鼓棹作澎湃。

花深雨过一鸠鸣,唤起何郎对晚晴。


暮霭连山明白鹭,夕阳回处带啼莺。


浮生可笑能几屐,万事政须论一枰。

杭颍雌雄本自殊,淡妆浓抺是吴姝。


满倾涨玉千钟酒,来看镕银百顷湖。


白鸟去边山泼黛,绿蒲疏处雨跳珠。

何日王摩诘,潇湘画短屏。


扁舟横远壑,晚翼在青冥。


木杪收残照,云间得数星。

客路乡关远,云山暮色添。


秋高尚寒薄,雨过却风恬。


附陇田成陛,倾崖水作帘。

轻云朝作雨,丽日晚开晴。


岸草葱葱碧,溪流泯泯清。


沙汀眠白鹭,烟树啭黄莺。

所谓上元者,俗以侈升平。


汉用方士说,祠祭夜达明。


爇炬或始此,游观实何名。

疾风吹怒雨,天地闭青春。


眼忽惊晴色,心如见故人。


迁莺元未老,战马渐无尘。

社雨弥三日,先之雹与雷。


已疑春色尽,忽逐晚晴回。


佳笋常迟出,奇花每后开。

油泥方滑道,返照隔楼明。


年已如秋老,心犹爱晚晴。


鼓刀宁异遇,带索定徒行。

水乡清楚。
襟袖销袢暑。
绰约藕花初过雨。

垂柳阴阴亭榭,落花点点池塘。


情怡平林暮霭,目极芳草斜阳。


水硙溪边自转,鱼罾篱外谁张?


万里清光皎洁,数声笛韵悠扬。

雨歇南山积翠明,淡云消尽远天晴。


漪涟不动秋塘静,独拄寒筇绕岸行。

茫茫春水地,斜日满菰蒲。


隔水云峰峻,含风雪璧孤。


晴光催谷鸟,暝色下城乌。

掣电搜龙发怒雷,欲驱时旱涤民灾。


四溟滂泽三农足,万宇愁襟一夕开。


虹影渐从天外散,蝉声初到枕边来。

夕芜残雨半沙丘,沙口行吟独布裘。


几处人烟分水国,数村鱼鸟尽枫洲。


云归岛屿千峰白,风递江潮五月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