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小楼昨夜东风到,吹落满园空翠。
时有茶烟,绝无人影,好个他乡天气。
凄凉欲死,见燕剪平芜,柳拖春水。

琐闱延阁腹心臣,籍甚声华动缙绅。


药石言行天下雨,裤襦恩达国中春。


召南去后馀思在,纶氏归来壮志新。

絮狂飞作团,梅小不多酸。


共惜春馀好,更穷今日欢。


清流入花底,翠岭出林端。

谷口春残黄鸟稀,辛夷花尽杏花飞。


始怜幽竹山窗下,不改清阴待我归。

还将多病眼,冉冉对残春。


啼鸟日求侣,晚花如向人。


物情懒着意,杯酒最关身。

牡丹开过解秋千,鹎鵊鸣时三月天。


尽日好风吹絮雪,一池春水泛莲钱。


溪边蒲笋供朝饭,堂上图书伴昼眠。

晨晖丽花柳,流水滟池塘。


暮春渐暄燠,华构肃朝凉。


使君簿领暇,亦复陈壶觞。

桃李虽云过,林塘老景浓。


幽花冠晓露,高柳旆和风。


草木家家秀,沟壑处处通。

林花飞已久,芳草雨馀长。


人静槐庭午,帘斜竹院凉。


沾泥新笋白,封蜡煮醪香。

漠漠山云合,檐风透薄帷。


柳藏阴后絮,樱压雨中枝。


坐暖晨杯罢,香浓午睡时。

冉冉春将老,悠悠昼掩关。


鸠鸣高柳暗,雨细广庭闲。


尘榻谈无客,风帘望有山。

红点蔷薇架,绿深桃李蹊。


语莺知果熟,忙燕聚新泥。


节物有常态,羁游无定栖。

应接非吾事,深幽兴有馀。


笋深鸣鸟下,花薄午风疏。


草浅见飞雉,溪清生细鱼。

夜雨轻寒拂晓晴,牡丹开尽过清明。


庭前落絮谁家柳,叶里新声是处莺。


白发生来如有信,青春归去更无情。

洞中犹说看桃花,轻絮狂飞自俗家。


正是阶前开远信,小娥旋拂碾新茶。

萦愁惹恨奈杨花,闭户垂帘亦满家。


恼得闲人作酒病,刚须又扑越溪茶。

伏槛临堂更曲池,鲜风淡荡燕参差。


蕙残已觉铜盘冷,梅落犹烦玉笛吹。


拂世只愁衣带缓,当筵但诉玉杯迟。

无才终是乐官闲,何地何宾不解颜。


乍叠乍铺风里水,半酣半醒雾中山。


御沟板落金鳞出,宫树花翻乳燕还。

索寞红芳又一年,老郎空解惜春残。


才闻莺啭夸杨柳,已被蝉声哭牡丹。


壮志休磨三尺剑,白头谁藉两梁冠。

诏书稀少日何长,闲枕通中睡一场。


院吏报来丞相出,紫微花影上东廊。

帝里逢春雨不干,才晴数日又春还。


桐华半落官河水,榆叶全遮客舍山。


未悔阔疏令事去,最怜乏绝坏身闲。

出幕方为郡,行车动画轮。


图书归省吏,风俗问州人。


塘水龙鳞细,城槐兔目新。

世变日以薄,无从见雍熙。


闭门读古书,聊以道自怡。


桃李春盎盎,风雨秋凄凄。

无肠可断听花雨。
沉沉已是三更许。
如此残红那得住。

初雨歇。
照水绿腰裙带熟。
杨花不做人情雪。

雒阳城见梅迎雪,鱼口桥逢雪送梅。


剑水寺前芳草合,镜湖亭上野花开。


江鸿断续翻云去,海燕差池拂水回。

几日春风自在颠,谁家相唤上秋千。


难留花住那堪雨,不奈天寒更禁烟。

淮上风埃满客衣,二年楼阁送斜晖。


心如落絮随风去,春与残花作伴归。


塞外夕烽悲鼓角,江边飞雨湿旌旗。

须江旧事与谁论,万古悠悠入夕曛。


楚子名今推伍伯,阿瞒功独盖三分。


空埋冶父山边骨,已散濡须坞口军。

三月阴晴江上天,江花落尽水平川。


红蚕老去桑垂椹,黄鸟飞来柳扑绵。


千里心常悬梦里,十分春总在愁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