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柳老春深日又斜,任他飞向别人家。


谁能更学孩童戏,寻逐春风捉柳花。

大国多任士,明时遗此人。


颐颔尚丰盈,毛骨未合迍。


逸足望千里,商歌悲四邻。

离心忽怅然,策马对秋天。
孟诸薄暮凉风起,归客相逢渡睢水。


昨时携手已十年,今日分途各千里。

何代无秀士,高门生此才。


森然睹毛发,若见河山来。


几载困常调,一朝时运催。

天柱插南云,孤城满苍翠。


小凤读书馀,内屐窥粉雉。


大鱼作鸟飞,风穿万林鼻。

池上已看莺舌默,云间应即雁翰开。


唯愁别后当风立,万树将秋入恨来。

且将丝䋏系兰舟,醉下烟汀减去愁。


江上有楼君莫上,落花随浪正东流。

长对春风裛泪痕,殷红马上石榴裙。


无端更唱关山曲,哀怨教人不忍闻。

清清塘中莲,亭亭思公贤。


思公爱公莲,欲往隔湖天。


通直得自性,芳意谁与传。

一瓢峡涧冰霜重,千里云幢身世轻。


话月总教随刹土,临门犹悔出山情。


庾关古已多行客,乌石今仍对会城。

老大翻惊岁月频,那堪更作别离人。


三年寒暖初停梦,一夕云峰又隔春。


有意菊花成聚首,无情梅萼送行津。

诰书飞下九重天,同日承恩拜御前。


礼乐远稽周六典,声华肯让汉诸贤。


锦袍润浥宫花露,骢马骄嘶御柳烟。

早春并命拜南宫,日日承宣在掖东。


奏对总称人似玉,追趋偏感鬓如翁。


考文虎观瑶编合,赐馔龙庭绮席同。

涉笔牛腰倦不支,馀工那复到新诗。


殷雷秧绿又期月,指日枣红能几时。


自古兵财无上策,于今社稷寄西陲。

夜半军书尚掣铃,想应攲枕梦难成。


新凉颇复欺长夏,旧事何妨阅短檠。


人说文衡真有托,公于诗卷若为评。

长谷水千顷,青天月一轮。
有尘飞不到,何处却生尘。
公欲空万有,谁哉记三生。
结习知未断,斯文独钟情。
祗园数峰碧,不易布地金。
谁续菱溪记,为公传此心。
龙宫带明湖,倒影疑可掇。
何当酌清泠,一洗尘中渴。
泽国有幽人,城中稀复见。
曾观论史书,吾党有腼面。
寒瓜削成菹,入眼犹自绿。
借问长安儿,此味还知不。
溪莼牵紫丝,念子良已久。
不在秋风前,不在秋风后。
三年望东林,几日又当别。
盈盈谷水波,一苇谁共折。
黛色如回日,烟光尽带霞。
不知挥洒意,沉醉彩毫花。
辽城留语想仙才,共道金精有化胎。
赤壁梦中曾一见,紫云台上是重来。
孤踪直许秋鸾伴,远适宁虞海燕猜。
楼上佳人唱渭城,楼前杨柳识离情。
一声未是难听处,最是难听第四声。
地接延陵自古今,道涂亦识此封林。
山环四壁来青嶂,水绕长泓映碧浔。
玉昏崔嵬钟马鬣,金轮蜒蜿护龙岑。
茂苑春归花信空,黄梅渐熟麦摇风。
今朝门外分携处,还是枫桥烟雨中。
地接延陵自古今,道涂亦识此封林。
山环四壁来青嶂,水绕长泓映碧浔。
玉昏崔嵬钟马鬣,金轮蜒蜿护龙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