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唐室昔不竞,天纲遂陵迟。


阉竖擅朝政,奸雄肆觎窥。


天子遭迫胁,翠盖蒙尘飞。

常诵苍梧云正愁,岂知理棹此间游。


火山冰井旧传有,桂水藤江相合流。


念远心如嘶北马,逾年行遍峤南州。

秦人失鹿解其纽,群雄竞逐死谁手。
天方注意隆准公,故使留侯作宾友。


圯上老人亲授书,言从志合真其偶。

前年扈清跸,玉辇临端门。


鳌山彩构耸,露台歌吹喧。


去年谪沙阳,旅泊亦游观。

匝地风雷空震荡,终宵云雨竟虚无。


媮闲农具田皆废,暍死行人井半枯。


东海愆阳缘孝妇,桑林谒祷本谗夫。

平生性僻爱溪山,偶得经行只为闲。


叹息迂程避烦啧,坐令南岳阻跻攀。

秋色方浓,好天凉夜,风雨初霁。
缺月如钩,微云半掩,的烁星河碎。
爽来轩户,凉生枕簟,夜永悄然无寐。

湖外新橙也自黄,故人相赠解包香。


捣齑正鲙双鱼美,荐酒聊持一瓣尝。


湛岘旧栽千树橘,洞庭初落满林霜。

恭承嘉惠半年馀,千里宣风愧术疏。


岂有恩威思将士,漫劳稚耋拥轮舆。


鱼归江海身方适,鸟出樊笼意已舒。

一别那知生死分,乱离重到德公门。


雷张莲社旧同约,询惠沧洲徒有言。


江海凄凉人已远,园林萧瑟剑空存。

凤去梁摧忽十年,空馀文翰世间传。


池台春色仍依旧,几杖遗音犹隐然。


把酒屡陪高阁醉,挥毫几和白云篇。

馀生幸尔脱垂涎,鸡肋安能拒老拳。


万里得归辞瘴海,三年奔命厌征轩。


采薇散发嵇中散,开灶烧丹葛稚川。

梦中曾过鬼门关,敢冀君恩听北还。


父子相随幸良厚,仆奴半死涕空潸。


风烟萧瑟黄茅瘴,山路崎岖赤脚蛮。

羲文作易仲尼传,究极阴阳本自然。


妙理欲求须得象,至言已契可忘筌。


绝编何啻须三过,知命从今加数年。

谪来海峤远兵戈,精义微言得切瑳。


地入郁林怀陆绩,桴浮沧海学东坡。


圣经广大随人取,众说纷纶奈若何。

渺渺波涛淅淅风,此身忽在大江东。


浮家泛宅云烟里,思古伤今图史中。


盗贼从来能伺衅,治安自昔戒除戎。

闻有佳音自日边,羁臣感极却悽然。


矜愚本自加三宥,作赋休云谪九年。


戏膝但能纡彩服,侍香那复望青毡。

春山苍莽天欲明,枕上静听春禽鸣。


雏莺初啭正调舌,姹娅乍闻三两声。


不如归去意良切,脱却泼裤何由行。

忆昔湖南全盛日,郡邑乡村尽充实。


连年兵火人烟稀,田野荆榛气萧瑟。


我初入境重伤怀,空有山川照旌节。

干将未发埋酆城,光气上腾干列星。
张雷博识各有得,神物终合归延平。


没人下视不可取,天矫已作虬龙形。

昊穹运宸极,示人文灿然。


万象森布列,七曜纷回还。


体物具六扰,面朝别三垣。

吾生足忧患,未老头已白。


鬓间垂素丝,揽镜聊一摘。


星星去虽欣,种种鲜还戚。

清霜初入候,落叶半辞柯。


岁晏遽如许,时艰将若何。


关山空岁月,江汉自风波。

前年河内中秋月,玉帐初寒铁衣滑。


羽书狎至不成眠,坐伴清光到明发。


是时季弟在幕中,病隔纱窗共谈说。

长笑梁溪翁,平生有馀拙。


于今欲行古,无乃亦痴绝。


施之廊庙间,放步足已跌。

楚王听谗诛五卿,招呼二子同就烹。


子胥弯弓见使者,义不戴天非惜生。


操瓢乞食困江表,曷尝一日忘郢城。

扁舟泊枉渚,邈在大江南。


风云斗未息,波涛战方酣。


闭关坐明窗,开卷穷幽探。

东南久无备,盗贼起不虞。


揭竿与荷锄,皆是耕田夫。


谁为捕逐者,得官缘苞苴。

理装适吴会,避寇由江滨。


宁知治安世,乃作途穷人。


风涛岂不险,舟楫尚可因。

秋水澹澄澈,秋山郁嵯峨。


我游溪山亭,山空水增波。


感此物华暮,风林摇落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