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我生少小悲失怙,十五年来未抔土。
壮来又叹轻别离,六十老母难得聚。
举头浩浩白云天,无尽行云有尽年。
白云本无意,镇日空崔嵬。
游子亦何心,栖栖白云隈。
驾言客幽燕,远家闽山麓。
老亲康健日,爱子宦游时。
目断青原下,心驰紫水涯。
江云春漠漠,庭树影离离。
平川上有望云轩,栋宇飘零旧扁存。
遗墨犹能传异代,承家应喜得贤孙。
春风回首思先垄,秋色关心隔故园。
障山可奈白云何,露出峰尖能几多。
宛似群仙粉墙外,髻环历历见青螺。
爱山勇成癖,岩壑罗心胸。
政使诣幽绝,何如天际逢。
春雨云断续,蔽亏欧岌峰。
龙山一片云,万古白未了。
松楸谁家坟,青青倚孤峤。
望云起孝思,无间昏与晓。
黄河东绕太行深,云薄西峰日未沈。
万里乾坤同一慨,北南行止两无心。
白石山前云气深,有时飞起有时沈。
太行顶上南回首,千里慈闱隔岁心。
青山兮白云,怅予望兮远人。
望远人兮不可见,目渺渺兮海垠。
鄱之山兮泉之水,云孤飞兮心千里。
子役劳亲念,亲遥渴子思。
望云千里目,陟岵一篇诗。
碧嶂清江路,祁寒暑雨时。
朝登崇山,言策其马。
白云孤飞,亲舍在下。
望彼白云,悠悠其思。
华发勋名豸角冠,驱驰骢马慰加餐。
兵戈况复诛求尽,楚甸何如蜀道难。
乔木始闻游女咏,铜鞮多称里儿欢。
庭闱久别思依依,目断孤云海上飞。
愁见晴郊山半掩,忍看秋塞雁同归。
闲来卷幔生乡思,几度凭阑送夕晖。
白云悠悠,在天之陬。
陟彼岵兮,我心则忧。
白云靡靡,在天之隅。
悠悠天际云,飞绕江南路。
游子行见之,徘徊日将暮。
飞云本无心,于人亦何与。
白云飞处是家乡,一度观云一度伤。
望目未穷千里外,归心已堕二亲傍。
非无厚禄供甘旨,亦有朋尊介寿康。
黑云状如兽,片月来点睛。
虽云巧相合,望去如画成。
少焉月相左,云亦枝叶生。
春晖知在闲庭宇。
回头渐迷平楚。
枚宅巢㹳,韩台絮蟀,都是旧曾游处。
家住砂山南,亲葬砂山北。
砂山多白云,觥佛见颜色。
云去有时归,亲去不复得。
欢逢旷典庆丹墀,正是中秋月望时。
虎拜楼前新礼乐,山呼阶下旧威仪。
箴从大宝金为鉴,歌和长春酒进卮。
几见夕阴天际合,恒瞻晓气日边开。
百年只愿斑衣着,五色何当玉女裁。
下土苍生渴霖雨,边城白发走尘埃。
关西遥望海东山,心与浮云共往还。
白发慈亲千里远,彩衣愿得奉慈颜。
绝顶名岩结佛区,诸峰罗列势全趋。
云中楼阁烟中树,一幅天生万变图。
家山一望三千里,华发双亲七十稀。
自许朴忠宽社稷,谁知甘旨误庭闱。
菜根有味逢春雨,草色无边傍日晖。
高原一上快人情,指点苍烟是凤城。
异地久淹情尽倦,家山忽见眼偏明。
黄尘衮衮如前导,白塔亭亭似远迎。
日出五丈高,白云浩如海。
城郭在云中,山人在云外。
望云云气深,入云云气浅。
日出五丈高,白云浩如海。
城郭在云中,山人在云外。
云朔南陲,全赵宝符,河山襟带名藩。
有朱楼缥缈,千雉回旋。
云度飞孤绝险,天围紫塞高寒。
求忠于孝古难全,此道梁公率所天。
云蔼翠微亲在望,日升湖海国重延。
立身行道忠之本,将顺匡扶孝是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