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踏遍江南南岸山,逢山未免更流连。


独携天上小团月,来试人间第二泉。


石路萦回九龙脊,水光翻动五湖天。

张侯于我丈人行,十年江湖心乡往。


平生独立白雪曲,少时妙誉青云上。


胡为四十尚飘蓬,逢衣骑马邺城中。

东吴临海若,看月上青冥。


河汉微分练,星辰淡布萤。


细烟沉远水,重露裛空庭。

畴昔追清景,狂吟忘苦寒。


河冰塞津口,山雪照林端。


健笔千篇富,醇醪一醉欢。

双峰开凤翅,秀出南湖州。


地势抱郊树,山威增郡楼。


正逢周柱史,来会鲁诸侯。

殷、齐,中也。


  斯、誃,离也。


  谡、兴,起也。

危阁耸层峦,松涛五月寒。
太湖十万顷,斜浸碧阑干。


杯中映滵汩,槛外腾超忽。

逶迤导绝顶,旷朗澄心颜。


襟带萦吴楚,表里见湖山。


长风散庵霭,遥岭若连环。

吁嗟岁庚申,昊天降威疾。


正月方屯蒙,雷乃从地出。


去年霹雳早,旱乾兼水溢。

一石连千里,峰峰石上标。


北襟恒岳大,西接华山遥。


口外非戎索,关中本汉朝。

湖山三万顷,最好是晴春。

秀色无南国,清光自美人。

花开香泽满,雨过髻鬟新。

登高丘,望远泽,蓬莱三山不可测。
何如具区亿万顷,洞庭连娟向空碧。


东风吹尽吴天云,玉盘双螺翠堪摘。

形势抗西岳,尊严朝百灵。


雪留秦漠白,山界雍梁青。


鸟道欺三峡,神功怯五丁。

雁山青翠里,遥见太常峰。


胜概无期到,幽人何处逢。


仙源云缥缈,只苑树蒙茸。

出门见太行,峰峦无终已。


征途作游情,置身如万里。


晓寂岩岫闲,心清林木倚。

吴兴学校规模壮,安定先生道德崇。


苕霅溪同洙泗水,汀洲蘋有藻芹风。


山知尊道犹端弁,湖欲依光故近宫。

北望太行山,嵚岑霄汉间。


倚天开迭障,画地作重关。


车向羊肠转,人从鸟道还。

山阁忆春临,渚花宜晚望。


不共瀼西游,空怀郢中唱。

凤洲几回至,一至情眷眷。


佳期渺未忘,薄别宁当怨。

鸦湿波翻木,鸥喧雨满洲。


离心何处是,暝色载孤舟。

厌听高城雨,还维古驿舟。


琼枝那近眼,烟浪递生愁。

登台人共鹿麋群,锦石黄花对夕曛。


屐底湖山吴混越,江南风物水连云。


壮游未遂扁舟去,往事徒伤落叶纷。

落月如老妇,苍苍无颜色。


稍觉林影疏,已见东方白。


一生困尘土,半世走阡陌。

白日如送客,青山解迎人。


半空横叠嶂,万里一孤臣。


涧积过年雪,风回隔岁春。

雕阑宛转度芳溪,映日春旗拂彩霓。


碧浪晴开天苑右,青山近出帝城西。


潭鱼在藻惊人跃,谷鸟衔花过水啼。

青山海涌石巑岏,楼上清秋笠泽寒。


欲挟灵威丈人去,金庭玉霤醉中看。

峰高太白失群灵,人向江南望客星。


九月霜凋千里碧,五湖天入片帆青。


鱼龙跋浪连胥口,橘柚成林隔洞庭。

曾峦逾碣石,形胜镇神州。


可惜羊肠险,今包鼠穴羞。


天心端有待,人力岂能谋。

蘋浪蹴帆移别浦,笋舆邀我度遥岑。
云开震泽水银溢,风掠洞庭螺翠深。
神井千寻龙起蛰,幽岩四面石成林。
我生少小客菰城,日对城南山之塔。
塔矗山顶不知名,但喜山塔天作合。
续来此邦已壮年,城郭人民历变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