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狼山秋草满,鱼海暮云黄。


日月相吞吐,乾坤自混茫。


乘槎无汉使,鞭石有秦皇。

朱栏画栋最高楼,海色天容万象收。


海底鱼龙应变化,天中云雨每蒸浮。


无波不具全潮势,此日真成广汉游。

凌霄雄杰耸层楼,碧海苍茫远望收。


混一乾坤云水阔,濯磨日月浪花浮。


百川输委盈襟带,万类涵濡任泳游。

观海登楼日未斜,晴空万里浮云霞。


才经一阵风过槛,倏起千堆雪卷花。


贝阙鳌峰如可接,鹏津鲛室岂终遐。

离情冰泮,归心云扰,黯然凝伫江皋。
柳色摇金,梅香弄粉,依稀满眼春娇。
常记极游遨。

云龙双辅,匣龙双起,当年楚尾吴头。
借月命卿,占星分使,来宽俗瘵君忧。
绣指屈儒流。

登高望远海,万里一长吟。


岛屿迎寒日,波涛带夕阴。


岂无乘筏叹,亦有钓鳌心。

高阳方面,河间都会,三关地最称雄。
粉堞万层,金城百雉,楼横一带长虹。
烟素敛晴空。

扶桑何许,蓬莱何处,沧海一望漫漫。
精卫解填,鼋鼍可驾,凌波直度三韩。
云气有无间。

侧寒斜雨,微灯薄雾,匆匆过了元宵。
帘影护风,盆池见日,青青柳叶柔条。
碧草皱裙腰。

垂杨深院,啼莺清昼,东风细绕檐牙。
野色乱春,娇云捧日,燕翻蝶舞交加。
温诏下天涯。

夕芜残雨半沙丘,沙口行吟独布裘。


几处人烟分水国,数村鱼鸟尽枫洲。


云归岛屿千峰白,风递江潮五月秋。

袅袅秋风起洞庭,银州宫阙眇空青。


客星石落江龙动,神马潮来海雨腥。


弱水无时通汉使,赭峰何事受秦刑。

蜑子雨开江上台,江头野老不胜哀。


蜃将楼阁空中落,鳅引旌旗月下来。


保障许谁为尹铎,事谐无复问文开。

无名风浪,全家兵火,滔天四壁横流。
千犬吠声,三巴度劫,承平自此长休。
身世付扁舟。

当年衣带,如今禾黍,囚尧忍梦东华。
含血喷天,椎心蹈海,青牛远放流沙。
书笈故人车。

长风吹雁,飞云横鹢,浮天万里无休。
独夜梦魂,千山鳞甲,繁笳暗入边愁。
来作步虚游。

辽西重地,东临碣石,朔风塞马萧萧。
台上呼鹰,碛中走狗,千人弓箭横腰。
牙纛抗招摇。

炬明珂马,戟森兵卫,日长铃阁春凝。
舜朝仪凤,傅岩霖雨,世传昂宿储精。
天地入经纶。

桐乡遗爱,于门阴积,充闾气自葱葱。
霜华对菊,橙金泛醁,秋香吹满帘栊。
人物汉元龙。

龙沙王气,恒山秀色,德星光动南州。
使君高宴,北山佳处,薰风红闪旗旒。
两翼拥貔貅。

浪拥江声,云浮海气,奔流直下吴淞。
巨壑腾蛟,危楼结蜃,遥天万里空蒙。
喷薄起鱼龙。

雨声林外尽,秋色望中添。


落日挂疏柳,远江横暮檐。


好风疑有意,堕叶故争帘。

凭高仍一望,北固何崔嵬。


地形东吴越,江险通邛崃。


英雄既已矣,壮观空在哉。

高凉兵后见荒榛,赵璧犹存汉帜新。


东海蹈来秦自帝,扶馀归去国无人。


丹须久伏胎方圣,龙在能藏用乃神。

高踞层楼瞰十洲,江山如画半沉浮。


岛夷计日迟青雀,海客临风盟白鸥。


帆到虎头皆北向,水归鳌背尽东流。

真空根蒂,全凭神息,分开五蕴精华。
和畅六神,氤氲三岛,天河浪泛灵槎。
乾鼎煮丹砂。

形神俱妙,灵通无碍,卓然独立玄玄。
显理简情,空色无阂,揭为究意因缘。
祖意密空传。

望海移情惜旧群,在山远志问谁分。


且留谷鸟同幽树,未许馀人共白云。

踏雪遥登望海亭,扶桑日上卧龙醒。


微臣望处非沧海,只望尧天万里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