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未了公家事,匆匆少暇时。
偶因逢老衲,聊共话心期。
倦骥悲尘皂,痴鸠忆故枝。
纵忙须暂住,周览更何时。
山色千年在,人生百岁期。
香斜风入榭,花落鸟争枝。
下马日停午,阴云解驳时。
纵观须尽兴,重到恐难期。
花雨红飘径,松岚翠滴枝。
经过聊驻节,正值浴沂时。
野鸟如相迓,云山似有期。
水清泉傍石,林密树交枝。
东林闻自昔,梦想已多时。
颇喜兹行便,聊偿夙所期。
苔荒翻贝处,劫化偃松枝。
庐阜称兹刹,乾坤几许时。
题诗忆吾祖,览胜惬幽期。
鹿饮清溪水,鹤巢古树枝。
觉山廿宿东林寺,共对庚申六月时。
郁水鳌洲传学谱,天蚕沙贝寄铭碑。
双翻棠棣齐云秀,十载音书托雁迟。
钲鼓远轰填,旌旗近凌乱。
兰棹截波舣,肩舆傍山转。
白羽映尘举,乌纱倚风岸。
疏钟到城市,台殿隐修林。
访古多陈迹,探幽惬赏心。
夜声寒溜碎,晓色翠烟深。
定林何有惟修竹,急唤清樽趁午阴。
曲槛以南青嶂合,高堂其上白云深。
人犹未识官曹意,风自能披我辈襟。
黄鹄山前古梵宫,参差楼殿倚岩中。
群峰重叠围松径,三伏嬉游爱竹风。
牛首禅宗怀马素,襄阳耆旧忆庞翁。
青灯映独宿,世事忽如遗。
一榻寒无梦,高斋静见诗。
长空消海气,远壑淡幽姿。
古稠大山趋古原,古寺突兀倚山根。
小溪前流未及渡,白塔岌起高蹲蹲。
傅公故宅奉香火,厦屋万间周四垣。
夹道修篁接断山。
小桥流水走平田。
云间无处寻黄鹤,雪里何人闻杜鹊。
溪桃二月逗残红,唤醒寻春到倦翁。
骑马度桥观日瀑,支筇转岭听松风。
才通麦气兼花气,政想农功比吏功。
萧寺栖迟此息机,群僧谈偈对斜晖。
闲听钟歇梵音度,坐看杯浮老衲归。
澄心面壁红尘渺,极目山门紫气微。
双林古名刹,婺女之乌伤。
云出汉水白,云归山气黄。
维昔传大士,依山开道场。
门掩北城霞,庭空驾鹿车。
留题分贝叶,汲井落藤华。
不系元无住,忘生讵有家。
松上好山川,曾游二十年。
云连双树下,天与一僧传。
海日生斋钵,江华起法筵。
访旧来京国,乘流到海濆。
梵音三泖雨,香气九峰云。
业是随缘得,名因出世闻。
废刹委荒丘,重来是薄游。
诗因灵辙赋,衣为大颠留。
榻暖深宜晚,钟清迥得秋。
石林千笋髻,鬼斧斫天颜。
怒兕排云立,苍虬拿雨湲。
寺藏秋叶半,鸟渡黛烟间。
驱马庐山曲,冥蒙不见山。
雪疑扃岫幌,人自扣禅关。
偶觅虎踪去,仍披鹤氅还。
万顷沧波古壁深,霏霏烟雾散丛林。
自应神物能长护,疑有蛟龙时一吟。
澎湃即堪纾远目,清漪聊借涤尘襟。
桥下溪声急,微茫乱远钟。
半山云压寺,深院雪欹松。
涧落何年瀑,烟藏若个峰。
飞来几千载,台殿压岧峣。
落日飞仙鼠,秋风下健雕。
山腰危露石,海眼暗通潮。
我曩入飞峰,心迹双萧寂。
微言证璨可,倦枕苍石壁。
希微九天籁,汗漫三世隔。
蜺罗跂谛水,神力移在兹。
何以西方空,东方经蠹缁。
末法三千年,东西两陵夷。
君不见东南大地之水称汪洋,远趋日本连扶桑。
画师要与玄衣使者斗驱入,赵州东郭祇园墙。
沺沺汗汗失涯涘,一笔雨笔分低昂。
梦觉闻寒钟,起行向岩谷。
草径露气深,流萤点修竹。
宿鸟栖忽惊,山泉断还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