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自胡之反持干戈,天下学士亦奔波。


叹彼幽栖载典籍,萧然暴露依山阿。


青山万里静散地,白雨一洗空垂萝。

碧涧苍松五粒稀,侵云采去露沾衣。


夜启群仙合灵药,朝思俗侣寄将归。


道场斋戒今初服,人事荤膻已觉非。

予有山林期,荏冉风尘际。


高秋送将归,神往迹还滞。


回车当盛年,养疴非遁世。

林居观变化,寒暑无时停。


日月迭奔走,汲汲作昏明。


彼人于其间,起妄自经营。

闰馀有何好,一岁两中秋。
滕王高阁曾醉,月涌大江流。
今夜钓龙台上,还似当时逢闰,佳句记英游。

花石与林庐,皆非俗者居。

铺沙为径软,因竹夹篱疏。

留客同家食,教儿诵古书。

绕屋树森森,多栖紫阁禽。


暂过当永夜,微得话前心。


入楚行应远,经湘恨必深。

春风荡乡国,遍地成小草。


岂不养浮名,末路难自保。


清泉激幽赏,长松托遥抱。

旅退孤踪能念我,中兴一疏独看君。


大都名在犹堪累,至竟身轻自不群。


马去丛台花底月,帆收茂苑柳边云。

宿发未暇梳,林居且辰诣。


鲜晖散清滴,湿湿满衣袂。


仄行盖前碍,倾视因远翳。

入云堂搆昔人开,兰桂香风次第来。


黄云山高几千丈,后山前日寄声回。

孟夏守畏途,舍舟在徂暑。


愀然何所念,念我龙门坞。


密竹无蹊径,高松有四五。

蓬门常昼掩,竹径寂无人。


鸟起飘松霰,麇行动谷榛。


应知禽鱼侣,合与薜萝亲。

灭没晨曦弄淡晴,追随杖履竹间亭。


花逢酒侣容先醉,柳见诗人眼剩青。


三月光阴半流水,百年身世一浮萍。

仙女石前愁日晡,松林风急鸟争呼。


谁传天上瑶华曲,惊倒花间碧玉壶。

小作寻春漫浪游,君来不得事攀留。


青青杨柳王摩诘,艳艳桃花皮日休。

想见北岩云锦堆,野花如雪照人开。


云峰寺里啼莺早,定约清明载酒来。

幽人系遐思,散策欣往即。


圳南秋水落,行踏涧中石。


离离数青松,远荫林下宅。

始我去家日,温风临绪春。


兹还大火中,草木浩发新。


念昔罹兵来,庐井屡摧湮。

林居滞昏雨,不知白日西。


窈窈穷巷阴,客至鸡乱啼。


旧梅既粲野,新柳复盈堤。

林塘蔼蔼净晨晖,霜落风停叶自飞。


村巷不曾缘客扫,莫嫌尘土污秋衣。

秋露满园桑叶飞,远烦江上问柴扉。


青山古道独行晚,白发故人相见稀。


细雨高原禾黍熟,斜阳疏树橘橙肥。

多君真有子,患难自能将。


儿戏劳三尺,悲酸尽两行。


旅途堪强饭,归路更烧香。

故里三年别,风波此日归。


天倾身蚤贱,道在怨应希。


秋叶霜飞冷,滩声夜听微。

清秋归棹舣江浔,何事莼鲈忽上心。


风雨花枝聊共惜,云霞杯酒向谁斟。


行藏在我求无忝,道义如君契亦深。

春风过眼又芳菲,斗酒追寻愿适违。


优诏迁官君合处,衰年多病我须归。


新蒲细柳皆诗料,淡雾浓云信笔挥。

贫贪微禄养,辗转未能归。


经史频留眼,行藏愧炳几。


春回花自笑,天远鹤孤飞。

十年焚轨卧林芿,深闭书堂少俗矜。


收得此心如镇石,常时见面有寒冰。


空囊赵壹清无匹,一揖奚康懒未能。

阙里何年到,匆匆一望间。
人言夫子冢,正在九龙山。
小隐西亭为客开,旧题诗句没苍苔。
银河风急惊沙度,酒作凌凘火作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