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道人犹浮云,发彼王屋岑。


朝见肤寸合,暮为四海霖。


造物一戏耳,浮云本无心。

此日栖云楼上雪,不知天意为谁深。


忽然夜半一言觉,又动人间万古吟。


玉树有花难结果,天机无线可通针。

绕看庭树玉森森,忽漫阶除已许深。


但得诸生通夕坐,不妨老子半酣吟。


琼花入座能欺酒,冰溜垂檐欲堕针。

灵峰之中楼倚山,山云日夕栖其间。


九霄雨露随高下,六月风雷送往还。


青嶂晓光浮藻棁,银河夜气湿松关。

鹦鹅湾头秋水,鲇鱼关外西风。
崇山峻岭几多重。
归路斜阳相送。

水村烟景隔晴霏,十二阑干在翠微。


一壑暮年闲独倚,半檐秋影澹相依。


柏炉贝叶香犹润,纸帐梅花梦不飞。

窗白鸟声晓,残钟度溪水。


此时幽梦回,独在空山里。


松岩留佛灯,叶地响僧履。

古塔临空宝阁欹,云峰上去路逶迤。


山田获稻僧人出,湖水行舟落叶移。


风静鸟翔施饭石,日斜鱼聚放生池。

白面道人门不出,晚凉倚树听秋风。


最怜八月江南好,老雁叫云霜叶红。

潇潇风雨客心孤,且尽尊前酒一壶。


夜半酒醒愁又到,一声白雁下平湖。

盆池万点浮萍草,秋雨欲来无定踪。


好是诗人漂泊态,丹阳郭里夜间钟。

一尊未尽有馀兴,二子不来无可人。


满地凤仙落红雨,江南八月似残春。

清晓戒徒御,出郊为胜游。


霜林半摇落,肃穆天地秋。


散策陟峻岭,凭高瞰清流。

宝峰古丛林,深寂云所栖。


中有大宝藏,涌海蟠蛟螭。


庄严极精丽,金碧光陆离。

羽士岩前烟树深,乱云堆屋自无心。


鹤惊蕙帐夜岑寂,霜月正寒愁不禁。

上方何处但闻钟,深护林扉翠几重。


卧冷衲衣侵片石,行随锡杖度千峰。


松晴每下安巢鹤,潭暮时留听法龙。

是法从生有,修持历劫尘。


独居岩下室,长似定中身。


树老风终夜,山寒雪见春。

蓬莱无路水无边,怅望朱明第七天。


芗泽已抛金锁骨,化为白璧种蓝田。

俯弄溪流思渺然,一声长啸泬寥天。


官情自是清如水,诗社应同白社禅。

登山何事更寻山,花木参差乱石间。


万壑千岩方寸地,谁能深入便忘还。

太平无复羽书传,高枕真宜水石边。


卸却铁衣初学睡,将军应是卧游仙。

碧城云物赤城霞,姑射仙人拥绛纱。


适情不独河阳宰,细柳营中亦种花。

车转朱轮马白颠,频来选石事堪传。


五丁赑屃山灵笑,笑道初平未是仙。

高台酉接汉云台,棨戟遥临虎帐开。


百二山河平似掌,伏波今日又重来。

五色卿云护一亭,天南铜柱有新铭。


悬知旦夕为霖雨,留在炎方作翰屏。

十二巫峰挂楚台,高唐新赋定谁裁。


莫言神女朝行倦,夜夜闲云卧榻来。

一径莓苔尽日封,匡床云色卧双龙。


罗浮四百青天外,不认飞来第几峰。

木末飞轩面水流,终南遥挂万峰秋。


玄关白日重重闭,不放飞云去岭头。

小筑兰阴下,幽居瀫水濆。


八窗全受月,一榻袛栖云。


竹杖占龙气,蒲团卧鹿群。

掩径萧萧木叶闻,干将明灭动星文。


青山独据胡床坐,闲看中条石上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