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穿桥迸竹不依行,恐碍行人被损伤。


我去自惭遗爱少,不教君得似甘棠。

新秋未再旬,月露已浩然。


放翁一幅巾,与影俱翩仙。


飞桥挂澄溪,幽窦鸣细泉。

常时新月有无间,今夕清晖抵半环。


柳外桥高最堪望,凭阑目送下西山。

怨笛哀筝总不如,一声声彻九天虚。


若逢雨夜如何听,幸得花时莫管渠。

花愁月恨只长啼,雨夕风晨不住飞。


自出锦江归未得,至今犹劝别人归。

船于镜面入烟丛,寺在湖心更柳中。


暮色欲来吾欲去,其如南北两高峰。

荷叶迎风听,荷花过雨看。


移床桥上坐,堕我镜中寒。

素天际水,浪拍碎、冻云不凝。
记晓叶题霜,秋灯吟雨,曾系长桥过艇。
又是宾鸿重来后,猛赋得、归期才定。

山浅雨亦深,烟光暮如积。


窅然清池上,暂与尘土隔。


倚杖玩浮沤,凭阑数归翼。

一片鄱阳九水通,茫茫吴楚有无中。


云开忽见庐山影,半壁芙蓉挂白虹。

二十四潭争一桥,惊泉喷薄几时消。


一山瀑布归三峡,小小天风作海潮。

雨过溪云流有声,泉多处处水帘成。


玉渊金井添千尺,一夕波涛万壑平。

立马金河上,荷香出苑池。


石桥秋雨后,瑶海夕阳时。


深树栖霞早,微波浴象迟。

桥上置杯盘,可容十客坐。


游人撑小艇,却从桥下过。

规模杜预见成功,横截长流跨彩虹。


亭长莫邀来往客,须防中有夺牛公。

落落狂歌一阮公,旗亭把酒送归鸿。


湖光不定春风里,山气偏多夕照中。


满眼莺花双鬓改,百年愁思几人同。

桥南桥北水溅溅,江海归心已浩然。


素食日惭无补报,临流端欲问归船。

疏疏星月帖云浮,槐叶风声已转秋。


欲寄归帆终未得,徒分心逐水东流。

虹蜺盘泊宿河阴,气势凌空几百寻。


月近浑如天上坐,风来不见世间音。


吾衰只有临渊惧,尔壮能无题柱心。

桥上石,半是前人坟上碑。
细想当年立碑日,儿孙罗列盛威仪。
重重种树重重护,岂料垫人脚下泥。
松云自古从军路,断肠今夜歌袖。
越罽花茵,衙香锦袜,一骑红鸯载酒。
落鸦亭堠。
湖上风生席,帆收月满船。
桥临芳树杪,酒送白云边。
春老花将尽,宵分客未眠。
明月满地寒如霜,踏歌出门气扬扬。
登桥仰面天苍茫,千峰万峰挂女墙。
酒星客星为低昂,老夫兴好君相当。
村社招邀少长同,正逢皎月满晴空。
欲从雉堞游天外,如暏鳌山在禁中。
不夜城连南北合,长春花入绮罗丛。
上林献赋恨空回,水驿冰鲜夜半催。
枕上笙箫听渐近,杨梅卢橘过江来。
一带岚烟澹晓秋,原田禾黍静油油。
湿花满路沾双屐,行憩溪前小石洲。
雨过群鸠历乱啼,一泓新绿绕清溪。
丛林午梵僧钟定,潮落横桥日未西。
澄之不清淆不浊,一水遥遥隔芳躅。
长虹驾空石砺齿,兴来踏月深怀企。
几日离居鄙吝生,两心相印盘阿矢。
夜半诗坛喜解围,楚天云淡玉绳低。
撞钟自得兴不浅,泣鬼初成人未知。
踏月过桥惊鹤睡,犯霜对语伴乌啼。
月满星移水照天,南飞乌鹊影翩翩。
虽然上属牵牛分,不为秋河织女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