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虫儿真个忒灵利。
恼乱得、道人眼起。
醉归来、恰似出桃源,但目送、落花流水。

玉窗掣锁香云涨,唤绿袖、低敲方响。
流苏拂处字微讹,但斜倚、红梅一饷。


蒙蒙月在帘衣上,做池馆、春阴模样。

绿华剪碎娇云瘦,剩妆点、菊前蓉后。
娟娟月也染成香,又何况、纤罗襟袖。


秋窗一夜西风骤,翠奁锁、琼珠花镂。

去年云掩冰轮皎,喜今岁、微阴俱扫。
乾坤一片玉琉璃,怎算得、清光多少。


无歌无酒痴顽老,对愁影、翻嫌分晓。

玉纤暗数佳期近。
已到也、忽生幽恨。
恨无端、添叶与青梧,倒减却,黄杨一寸。

兔窟分香云外落。
碧玉枝、横黄金萼。
西风吹雨细如丝,朱户重重卷帘箔。

黄钟律吕吹葭管。
浙风日、阳和向暖。
诗书相对坐晴窗,看野马、纷纷过眼。

凤帘舞带花铺绣。
水沉暖、祥烟迷昼。
凤衔灯照蕊珠筵,韵双琯、钧声已奏。

笙歌喜庆争催晓。
篆烟舞、龙鸾缥缈。
香罗上、不尽寿仙人,献一段、长生寿草。

仙郎心似长江阔。
妾意如、波间明月。
相随定、一带向东流,共宴乐、无时暂歇。

长庚星驭重来日,结灵秀、东阳清骨。
过中秋,两夜月犹圆,五福降、先宫第一。


鹤书新自金门出。

清清净净祥云脚。
九窍内、往来交错。
谁知妙用缘无作,自然理炼成丹药。

坎离乾兑逢子午。
但认取、自家宗祖。
炼甲庚、更降龙虎。

我观紫燕泥巢垒。
便下卵、朝朝抱子。
雏儿喂大辞窠起,背父母、分飞去离。

未分混沌何方有。
直待定、天高地厚。
乾坤一判三光秀,在身中、冲和奔走。

甲经入火分明看。
庚虎在、水中游玩。
往来相送同为伴,自然是、两家拘管。

诸公学道应徒甚。
细细把、玄机苒荏。
头边认取清凉枕,当风月、莹然成寝。

缘重下手并安脚。
顿得来、真真没错。
金炉立起琼花作,烧炼出、这般丹药。

昨宵争个甚闲事。
又不道、被谁调戏。
任孜孜、求告不回头,诮满眼、汪汪地泪。

昨宵圆月今宵雨。
尽猜度、阴晴无据。
沈沈酒病不成眠,笼画烛、销磨秋句。

一斑两点从初起。
这手脚、渐不灵利。
背人只待暗搔爬,腥臭气、薰天炙地。

桂花馥郁清无寐。
觉身在、广寒宫里。
忆吾家、妃子旧游,瑞龙脑、暗藏叶底。

沉香漫爇青丝帐,看睡醒、红潮初漾。
花深雾重不如眠,把合锁、窗儿推上。


床前鹦鹉无心想,弄足上、金绳频响。

珠帘绣闼人声悄。
任落叶、满阶慵扫。
西风飒飒雨潇潇,更添起、离愁多少。

林花着雨胭脂湿,绣帘外、春寒犹力。
小楼吹笛杏花天,恰刚是、仲春十一。


淡妆浓抹娇无匹,算一到、西湖也值。

佳期数遍银筝柱。
怎禁得、一年年误。
梅花开后不归来,更须待、明年飞絮。

宵来月色凉如许,银汉上、参差牛女。
松梢藤蔓碍清阴,照不见、幽人来去。
沾衣露似溟蒙雨,濯魂魄、身轻欲举。
一泓香雪团金钏。
卸仙铢、轻盈如剪。
分明只是洛川人,送微波、灵绡乍卷。
荒鸡催曙窗容转,又一夜、山屏空展。
缄愁欲寄故园人,奈万里、云罗无雁。
回肠久为狂尘断,钓游地、看看惊变。
细雨斜风冷画屏,西堂月落梦初醒。
女儿言语输鹦鹉,兄弟情怀感鹡鸰。
远信有时恁客报,书声何日隔花听。